[发明专利]一种红外透明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3327.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付仲超;张牧;孙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05 | 分类号: | C04B35/505;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45;C09K1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透明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红外透明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红外透明陶瓷材料的组成通式为:Y2O3-MgO-Gd2O3;
所述红外透明陶瓷材料是采用含有Y2O3的纳米粉末、MgO的纳米粉末和Gd2O3的纳米粉末组成的纳米复合粉体烧制而成;
其中,所述纳米复合粉体中,Y2O3的纳米粉末和MgO的纳米粉末的体积比为1:1,Gd2O3的纳米粉末占所述纳米复合粉体总摩尔量的百分数为0.01~18%;
所述红外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含Y的原料、含Mg的原料以及含Gd的原料制备所述纳米复合粉体;
其中,含Y的原料为Y的氧化物、盐或盐的结晶水合物,含Mg的原料为Mg的氧化物、盐或者结晶水合物,含Gd的原料为Gd的氧化物、盐或盐的结晶水合物;
S2、将步骤S1得到的纳米复合粉体压制成型处理,得到成型素坯;
S3、将所述成型素坯进行烧结处理,得到纳米复合烧结体;
S4、对所述纳米复合烧结体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所述红外透明陶瓷材料;
其中,在步骤S3中,所述烧结处理采用真空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1500~1850℃,保温时间为0.1~15h;或者
在步骤S3中,所述烧结处理采用热压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1200~1400℃,保温时间为0.5~5h;或者
在步骤S3中,所述烧结处理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1100~1400℃,保温时间为0.2~1h;或者
在步骤S3中,所述烧结工艺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1300~1800℃,保温时间为0.5~5h;
在步骤S4中,所述退火处理的退火氛围包括空气或者氧气,退火温度为1100~1500℃,保温时间为4~48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明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Gd2O3的纳米粉末占所述纳米复合粉体总摩尔量的百分数为5~15%。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含Y的原料、含Mg的原料以及含Gd的原料制备所述纳米复合粉体;
其中,含Y的原料为Y的氧化物、盐或盐的结晶水合物,含Mg的原料为Mg的氧化物、盐或者结晶水合物,含Gd的原料为Gd的氧化物、盐或盐的结晶水合物;
S2、将步骤S1得到的纳米复合粉体压制成型处理,得到成型素坯;
S3、将所述成型素坯进行烧结处理,得到纳米复合烧结体;
S4、对所述纳米复合烧结体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所述红外透明陶瓷材料;
其中,在步骤S3中,所述烧结处理采用真空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1500~1850℃,保温时间为0.1~15h;或者
在步骤S3中,所述烧结处理采用热压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1200~1400℃,保温时间为0.5~5h;或者
在步骤S3中,所述烧结处理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1100~1400℃,保温时间为0.2~1h;或者
在步骤S3中,所述烧结工艺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1300~1800℃,保温时间为0.5~5h;
在步骤S4中,所述退火处理的退火氛围包括空气或者氧气,退火温度为1100~1500℃,保温时间为4~48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中,得到所述纳米复合烧结体后,再经过热等静压烧结工艺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500~1850℃,保温时间为2~10h,然后再进入到步骤S4;和/或
在步骤S4中,所述退火处理包括两次,所述纳米复合烧结体经过第一次退火处理后,再经过热等静压烧结工艺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500~1850℃,保温时间为2~10h,接着再经过第二次退火处理,得到所述红外透明陶瓷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33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