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济高效的苹果树拉枝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22365.5 申请日: 2018-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9566144B 公开(公告)日: 2021-08-06
发明(设计)人: 牛军强;马明;董铁;孙文泰;尹晓宁;刘兴禄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7/06 分类号: A01G7/06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73007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经济 高效 苹果树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济高效的苹果树拉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集中进行塑料袋盛土,每袋盛土0.3‑1斤,形成盛土袋待用;(2)根据枝条的年龄大小、粗细程度确定枝条的垂吊部位,在垂吊部位处缠挂所述盛土袋进行拉枝,垂吊部位及盛土袋的确定方法为:一年生或粗度0.7‑1.0cm的枝条,垂吊部位在距枝条基部15‑20cm处,盛土袋盛土0.3‑0.4斤;二年生或粗度1.1‑1.3cm的枝条,垂吊部位在距枝条基部30‑35cm处,盛土袋盛土0.5‑0.6斤;三年生或粗度1.4‑1.6cm的枝条,垂吊部位在距枝条基部50‑60cm处,盛土袋盛土0.9‑1斤。本发明取材容易,成本低,盛土袋可多次回收使用,操作简便,省时省工,不伤枝条,适用于苹果生产栽培各种树形的主枝、侧枝及结果枝组的垂吊拉枝,适应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整形修剪、拉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济高效的苹果树拉枝方法。

背景技术

苹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为减少果树的顶端优势,避免大量的营养供到枝条和树体而影响果树的花芽分化和坐果,通常会对果树进行拉枝、曲枝、扭枝等,现有的苹果树拉枝方法主要是简易木棍、支杆等撑拉法,绳索、塑料绑带结合木楔拉枝法,利用商品开角拉枝器拉枝法,而这些拉枝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简易木棍、支杆等撑拉法,虽然经济,但适应性窄,只能撑拉主枝,不能撑拉侧枝及结果枝组,且撑拉角度最大100度左右,不能满足更大角度的需要。同时木棍两端极易顶伤皮层,导致伤口感病引发腐烂。

绳索、塑料绑带结合木楔拉枝法,绑枝系绳时,绳子必须绑死,不能出现滑动现象,绑系工序多,耗时大,费工量大、效率低下;除主干形以外的树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小冠疏层形、开心形等)的主枝、侧枝拉枝时,需用绳子与木楔结合进行,绳子一端绑系枝条,一端绑系木楔,木楔用力钉入土中固定,完成拉枝。拉枝过程中,系绳与枝条之间的空间大小不好把握,空间过大,绳子在枝条上容易滑动,拉枝效果不够理想;空间过小,绳子容易阻勒枝条正常生长,致使枝条受勒皮层下陷,不但抑制枝条前端生长、促进后部冒条徒长、生长紊乱,而且受勒处容易断折,特别是当枝条结果受重之后,更易断折,受勒枝条承果能力差。

利用开角拉枝器拉枝法,所用开角拉枝器价格昂贵,平均售价0.5-1.5元/个,一般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树体5-6年生树,每株拉枝数量60条左右,密度为3×4米栽植的果园,需开角拉枝器56株×60个=3360个左右,支出1680元-5040元,成本太高,并且开角拉枝器适应性较窄,仅适用于1-2年生的主枝,超过2年的主枝由于过大、过粗,开角拉直器将无法开角撑拉,同时侧枝、主枝上的结果枝组,开角拉枝器的撑拉效果不好,而且容易垫伤枝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省工、高效、不伤枝条,且适应于栽培各种树形的主枝、侧枝及结果枝组的垂吊拉枝的苹果树,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济高效的苹果树拉枝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集中进行塑料袋盛土,每袋盛土0.3-1斤,形成盛土袋待用;

(2)根据枝条的年龄大小、粗细程度确定枝条的垂吊部位,在垂吊部位处缠挂所述盛土袋进行拉枝,所述垂吊部位及盛土袋的确定方法为:一年生或粗度0.7-1.0cm的枝条,垂吊部位在距枝条基部15-20cm处,盛土袋盛土0.3-0.4斤;二年生或粗度1.1-1.3cm的枝条,垂吊部位在距枝条基部30-35cm处,盛土袋盛土0.5-0.6斤;三年生或粗度1.4-1.6cm的枝条,垂吊部位在距枝条基部50-60cm处,盛土袋盛土0.9-1斤。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在垂吊部位处缠挂所述盛土袋的方法为:将所述盛土袋的提系贴于垂拉枝条的垂吊位置,大拇指压住盛土袋的提系同时握住垂拉枝条,然后沿同一方向以画圈的方式连续摇转垂拉枝条,所述盛土袋随垂拉枝条一同旋转,垂拉枝条摇转4-5圈即可,盛土袋的提系因缠压而自动缠挂于垂拉枝条上,实现枝条的垂吊拉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2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