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原理法流量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2244.0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景智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G01F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装置 壳体 流量测量装置 复合原理 流道 热式 加热器 温度传感器 超声波 时差法 测量 电子测量单元 独立计算 流量测量 实时误差 中央水平 阻流 检修 复合 验证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原理法流量测量装置,包括电子测量单元、测量装置壳体、热式法测量装置组件、流道和超声波时差法测量装置组件,所述测量装置壳体的内部中央水平开设有一条流道,且贯穿测量装置壳体的两侧,所述测量装置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热式法测量装置组件,所述热式法测量装置组件由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有两个,且对应安装在加热器的两侧,所述测量装置壳体上设置有超声波时差法测量装置组件,该复合原理法流量测量装置,把两种没有阻流器件的原理迥异的流量测量法复合一个测量流道中,两种流量测量装置独立测量、独立计算、互相验证、实时误差自检修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量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原理法流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对宽量程、高精度、高可靠性、在线误差诊断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用于流量测量的的仪表根据原理不同,主要涡轮流量计、旋进漩涡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罗茨流量计、热式流量计、压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这些流量计都或多或少的具有这样的缺点,有的线性度差,有的量程比不大,有的包含有阻流器件和机械部件,长期使用误差越来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原理法流量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原理法流量测量装置,包括电子测量单元、测量装置壳体、热式法测量装置组件、流道和超声波时差法测量装置组件,所述测量装置壳体的内部中央水平开设有一条流道,且贯穿测量装置壳体的两侧,所述测量装置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热式法测量装置组件,所述热式法测量装置组件由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有两个,且对应安装在加热器的两侧,所述测量装置壳体上设置有超声波时差法测量装置组件,所述超声波时差法测量装置组件由两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且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位于测量装置壳体的顶部一侧和底部对应另一侧,所述测量装置壳体的顶部中央固定安装有电子测量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电子测量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测量单元与测量装置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测量单元由电子部件、MCU和液晶显示屏组成,所述电子部件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液晶显示屏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的输入端均与流道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与两温度传感器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测量装置壳体的一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入端与流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合原理法流量测量装置,把两种没有阻流器件的原理迥异的流量测量法复合一个测量流道中,两种流量测量装置独立测量、独立计算、互相验证、实时误差自检修正,根据两种原理的异同点,输出结果采取了小流量以超声波测量为主,大流量以热式流量计为主,同时通过两种不同测量在介质含水汽时误差偏差情况不同的特点,可以通过计算估算出介质中水汽的含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电子测量单元;2、测量装置壳体;3、热式法测量装置组件;4、流道;5、超声波时差法测量装置组件;6、温度传感器;7、加热器;8、超声波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2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