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版本的电子公文生成签署验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2066.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5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齐宇庆;乔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慧博习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4;G06Q1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签署 电子公文 原版本 验证 证据 查询信息 验证结果 验证系统 人身份 完善性 原始性 空缺 反馈 填补 安全 | ||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电子公文原版本的待签署文件进行相应标识签署,签署过程生成签署证据并将证据安全传至验证网,验证网利用签署时产生的证据进行签署人身份和电子公文原版本签署文件的原始性和完善性的验证,将验证结果和查询信息反馈给签署者,填补了电子公文签署验证实用技术的空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涉及电子公文安全签署验证范畴。
背景技术
公文(俗称红头文件)是我国行政机关实现上情下达的法定方式,在文件上签署印章是公文有效的表现形式,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行政机关建设时都选择公文无纸化办公,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如果采用数字化技术签署电子公文,将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因电子公文可实现高密度大容量存储,便于复制、检索和传输,能够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处理。
目前,在电子公文上直接签署印章而且能够保证文件的原始性、完善性,印章的不被仿制、假冒、滥用的方法或技术还不完善可靠,因此,现阶段为了体现公文有效的表现形式(电子红头文件加盖印章),采用的权宜之计是采用签署印章的纸质公文扫描件,或者不签署印章的非红头文件进行发布。因此研发电子公文安全签署验证系统是现实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检索专利文献,未搜索到“电子公文签署”、“电子公文验证”的相关文献,在公共互联网上做相同的检索查询,也未检索到相关文献。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电子公文上直接签署印章的功能,获得突出体现电子红头文件加盖印章有效表现形式原版本公文,而且能够保证公文的原始性、完善性,被签署文件可查询、验证,既往文件可追溯,杜绝公文被篡改、伪造,还能够保证印章不被仿制、假冒、滥用的目的。
技术方案:
原版本的电子公文生成签署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电子公文原版本的待签署文件进行相应标识签署,签署过程生成签署证据并将证据安全传至验证网,验证网利用签署时产生的证据进行签署人身份和电子公文原版本签署文件的原始性和完善性的验证,将验证结果和查询信息反馈给签署者。
系统里设置了电子公文的原版本自动生成单元,生成不同特征属性和类别的电子公文。
文件特征属性为:明文(公开或非公开)、密文(保密等级),档案文件、以及原件、复制件。
文件的类别为:原件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命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根据分类不同采用相应的标识进行签署。
签署公文所采用的标识(印模)包含有:公章、保密等级章、归档、已阅、同意、传阅、送达,还包含手写笔迹,指纹特征码、个人的手戳以及能够表达意涵、代表身份标识的图形;标识图形与时间戳配合能够增强签署原件记录的时效性。
系统设置了根据公文属性实施的“明验证”和“盲验证”方法。
“明验证”是签署方将签署原件文本和电子证据上传到签署验证网,利用签署原件上的验证引擎可以查询到签署验证网上存储的签署原件的文本文件;还可以利用签署原件验证数据(杂凑函数)验证明文签署原件的原始性和完善性。
“盲验证”是签署验证网以验证时间、自存的电子公章印模的数据(杂凑函数)与签署时间、签署端的电子公章印模的数据(杂凑函数)比对运算,就能进行不看原件电子公文内容而进行的“盲验证”; 签署验证网验证了签署方的身份、电子公章印模的真伪后向签署方反馈一个验证文件,验证文件提供了能够在本地或网络对签署原件文本(或再签文本)的原始性进行技术验证的数据,适合于电子公文的密文文件的签署、验证。
系统设置了电子公文安全的传送通道和安全存储,其安全方式包含:非对称密码算法构成的安全、时控随机密钥构成的对称密钥算法安全传送通道、移动载体人工传送和具有非易失安全存储算法的电子公文保险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慧博习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慧博习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2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