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高端石墨炭材料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1946.7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日峰;方向晨;初人庆;郭丹;宋永一;刘继华;勾连忠;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C10G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高端 石墨 材料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产高端石墨炭材料装置,包含第1个至第m个加热单元和第1个至第n个焦炭塔,m是2至n‑1的任意整数,n是3以上的任意整数,所述第n个焦炭塔至少和所述m个加热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加热单元相连通,所述n个焦炭塔中每一个焦炭塔分别与一个或多个分离塔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离塔的侧线轻蜡油管线与所述第m个加热单元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离塔塔底物料通过管线排出体系或者部分排出体系部分循环回分离塔并任选塔底与第i个加热单元连通。所述装置能够采用石油系或煤系原料连续生产性能稳定的高品质高端石墨炭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高端石墨炭材料的装置及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石油系或煤系原料连续生产性能稳定的高端石墨炭材料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针状焦主要用于生产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随着钢铁时代的发展,废钢产量逐渐增加,推动了电炉钢的发展,必然增加石墨电极特别是高功率、超高功率电极的用量,针状焦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
CN200810017110.3公开了一种针状焦的制备方法,将富含芳烃的馏分或渣油,经一定升温程式的延迟焦化处理之后,对所得生焦进行煅烧,制得中间相含量高、针形结构发达的针状焦。
CN201110449286.8公开了一种生产均质石油针状焦的方法,将生产针状焦原料经加热炉加热至相对较低温度400~480℃后进入焦化塔,焦化原料形成可以流动的中间相液晶;低温新鲜原料进料阶段完成后,逐渐升高加热炉出口温度,同时将焦化加热炉进料改为新鲜原料和分馏塔出来的重馏分油;当焦化塔内物料达到固化生焦温度后,将焦化加热炉进料改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焦化中间馏分油,同时提高焦化加热炉进料温度,使焦化塔内温度达到460~510℃,石油焦完成高温固化获得针状焦产品。
US4235703公开了一种用渣油生产优质焦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原料经加氢脱硫、脱金属后再经过延迟焦化工艺生产高功率电极石油焦。
US4894144公开了一种同时制造针状焦和高硫石油焦的方法,它采用加氢处理工艺对直馏重油进行预处理,加氢过的渣油分成两部分分别经焦化后再缎烧制得针状焦和高硫石油焦。
CN1325938A公开了一种用含硫常压渣油生产针状石油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原料依次经过加氢精制、加氢脱金属、加氢脱硫后,分离加氢生成油得到的加氢重馏分油进入延迟焦化装置,在生产针焦的条件下得到针焦。
上述方法都是采用常规一炉两塔延迟焦化方式生产针状焦,都没有解决针状焦生产过程变温变压引起的操作波动大问题,普遍存在着针状焦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如何制造出性能均一的优质针状焦产品,一直是研发人员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生产高端石墨炭材料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装置能够采用石油系或煤系原料连续生产性能稳定的高品质高端石墨炭材料,所述连续生产的高端石墨炭材料具有稳定的流线型纹理、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适合于用来生产各种石墨电极。
一种生产高端石墨炭材料装置,包含第1个至第m个(共计m个)加热单元(优选换热器或加热炉,更优选加热炉)和第1个至第n个(共计n个)焦炭塔,m是2至n-1的任意整数,n是3以上的任意整数(优选3至20的任意整数,更优选3至5的任意整数,更优选3),所述第n个焦炭塔至少和所述m个加热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加热单元相连通,所述n个焦炭塔中每一个焦炭塔(优选塔上部和/或塔顶)分别与一个或多个(优选一个)分离塔(优选精馏塔、闪蒸塔、蒸发塔或分馏塔,更优选分馏塔)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离塔的侧线轻蜡油管线与所述第m个加热单元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离塔塔底物料通过管线排出体系或者部分排出体系部分循环回分离塔并任选塔底与第i个加热单元(i不等于m的任意整数)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1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