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学习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20969.6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粉;刘志华;赵健东;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为分析 学习平台 课程 基础信息数据 网络技术领域 预定时间段 网络系统 运营策略 运营效率 学习 应用 部署 展示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学习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网络技术领域,能够通过获取活跃学员、异常学员以及最受欢迎课程列表,从而有效的指导企业网上学习平台部署运营策略,提升运营效率。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预定时间段内基础信息数据的一项或多项生成活跃学员列表a、最受欢迎课程列表、异常学员列表;对活跃学员列表a中与异常学员列表中相同的学员进行标记,并生成活跃学员列表b;将活跃学员列表b、最受欢迎课程列表以及异常学员列表展示在企业网上学习平台。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习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企业网上学习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采用开放的在线学习平台模式,以学习资源为核心,满足企业各种培训场景需求,构建企业内训生态系统,助企业实现人才领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度应用,企业网上学习平台已经成为内部教育和知识分享的重要途径。用户行为数据是指导平台生产运营的主要依据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是平台运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网络学员行为特征的建模过程是在分析学员行为,获取及维持和学员的喜好等,最后形成一个用来反应学员个性化需求、知识背景或者喜好的模型。获取学员的趣味喜好、需求和所有的交互行为等数据,经过剖析综合概括从而得到一个能够运算的可计算的格式化的学员行为特征模型,并连续地记录学员行为的变化,伴随学员喜好的变化进而改变学员行为特征模型的过程。目前,针对企业网上学习平台的研究较少,无法有效的指导针对企业网上学习平台部署运营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学习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获取活跃学员、异常学员以及最受欢迎课程列表,从而有效的指导企业网上学习平台部署运营策略,提升运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学习行为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定时间段内基础信息数据,基础信息数据包括:学员的学习次数、学员的总学习时长、学员的登录次数、学员学习的课程、学员学习课程的时长、学员的单次学习时长、学员的单日学习时长、学员的必修课、学员必修课的已学习时长、学员必修课的规定学习时长、特殊学员名单;将学员的学习次数、学员的总学习时长以及学员的登录次数根据第一预设方式生成活跃学员列表a;将学员学习的课程以及学员学习课程的时长根据第二预设方式生成最受欢迎课程列表;将学员的登陆次数、学员的单次学习时长、学员的单日学习时长、学员的必修课、学员必修课的已学习时长、学员必修课的规定学习时长、特殊学员名单根据第三预设方式生成异常学员列表;对活跃学员列表a中与异常学员列表中相同的学员进行标记,并生成活跃学员列表b;将活跃学员列表b、最受欢迎课程列表以及异常学员列表展示在企业网上学习平台。
在上述方法中,首先,获取预定时间段内包括学员的学习次数、学员的总学习时长、学员的登录次数、学员学习的课程、学员学习课程的时长、学员的单次学习时长、学员的单日学习时长、学员的必修课、学员必修课的已学习时长、学员必修课的规定学习时长、特殊学员名单的基础信息数据;将学员的学习次数、学员的总学习时长以及学员的登录次数根据第一预设方式生成活跃学员列表a;将学员学习的课程以及学员学习课程的时长根据第二预设方式生成最受欢迎课程列表;然后,将学员的登陆次数、学员的单次学习时长、学员的单日学习时长、学员的必修课、学员必修课的已学习时长、学员必修课的规定学习时长、特殊学员名单根据第三预设方式生成异常学员列表;对活跃学员列表a中与异常学员列表中相同的学员进行标记,并生成活跃学员列表b;最后,将活跃学员列表b、最受欢迎课程列表以及异常学员列表展示在企业网上学习平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获取活跃学员、异常学员以及最受欢迎课程列表,从而有效的指导企业网上学习平台部署运营策略,提升运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