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器风冷滑油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0940.8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3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彪;邓春龙;赵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2B39/14 | 分类号: | F02B3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风冷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压器风冷滑油热交换器,包括内圈、外圈和单向阀,所述外圈安装在内圈的外侧构成一体结构,所述一体结构的一端与压气机蜗壳的进口通道端面处固定连接;所述内圈的内侧形成变截面的圆滑过渡的通道,与压气机蜗壳的进口通道配合,作为增压器压气机进口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外圈上有单向阀座,所述单向阀座内安装有单向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将热交换器安装在增压器压气机的进口通道上,成为压气机进口通道的一部分,满足了在较小空间内的安装要求;热交换器的内圈壁面附近空气流速高,可以对热交换器进行强制冷却,换热效率高;有单向阀,可以保证介质正向流动,减小泵的容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器风冷滑油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需要独立的润滑系统,一般润滑系统设置在增压器的外部,占用体积空间较大。某些特殊的发动机,要求结构紧凑,可占用的空间小,这时候润滑油系统的冷却方式及冷却装置的布置就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增压器风冷滑油热交换器,可以将增压器的冷却结构集成在增压器压气机的进气道内,满足微小型发动机的润滑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压器风冷滑油热交换器,包括内圈、外圈和单向阀,所述外圈安装在内圈的外侧构成一体结构,所述一体结构的一端与压气机蜗壳的进口通道端面处固定连接;所述内圈的内侧形成变截面的圆滑过渡的通道,与压气机蜗壳的进口通道配合,作为增压器压气机进口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外圈上有单向阀座,所述单向阀座内安装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的外侧面圆周上设有半封闭的迷宫油道,所述迷宫油道的外侧与所述外圈的内侧接触,形成封闭的润滑油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为圆筒状结构,一端设有径向延伸的法兰结构,另一端设有与压气机蜗壳端面配合的台阶孔,法兰结构上设有螺钉孔;所述外圈的端面与法兰结构相配合,外圈上设有与内圈的螺钉孔对应的通孔,螺钉依次穿过螺钉孔、通孔和所述压气机蜗壳的连接孔,将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座上有外进油孔、外回油孔、内进油孔、内回油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将热交换器安装在增压器压气机的进口通道上,成为压气机进口通道的一部分,满足了在较小空间内的安装要求;
(2)本发明热交换器的内圈壁面附近空气流速高,可以对热交换器进行强制冷却,换热效率高;
(3)本发明热交换器有单向阀,可以保证介质正向流动,减小泵的容积。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增压器风冷滑油热交换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外圈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外圈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内圈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内圈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单向阀、2-单向阀座、3-外进油孔、4-内进油孔、5-外回油孔、6-内回油孔、7-压气机蜗壳、8-压气机叶轮、9-轴、10-密封圈、11-外圈、12-迷宫油道、13-内圈、14-螺栓、15-压气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冷器气室与主片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环缸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