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0750.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敏;秦丹丹;夏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绝缘并同心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同心设置,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围绕一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组相互绝缘;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围绕第一触控电极方向依次绝缘设置的多个第二子触控电极,每个第二子触控电极的面积相等。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非矩形触控显示面板边缘触控电极覆盖不完全导致的触控灵敏度低的问题,有效提升非矩形触控显示面板边缘的触控灵敏度,减小触控失灵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触控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式显示面板按照其触控原理通常可以分为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由于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多点的触控,因而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已称为目前电容式触控市场上的主流。
由于现有的触控电极多为大小相同的四边形(如矩形、菱形等),在基板上对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分别沿着相互垂直的X、Y方向设置,形成触控图案。由于在矩形的基板上的各条驱动电极或者感应电极是等距设置的,可以保证每个触控区域都有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相互匹配。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采用例如圆形、八边形等非矩形(异形)形状的触控设备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青睐,由于常规的触控电极形状与圆形等异形面板边缘不匹配,导致面板边缘的触控电极覆盖不完全或不均匀,使得触控精度降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避免触控显示面板边缘触控电极覆盖不完全,提升非矩形(异形)触控显示面板边缘的触控灵敏度,减小触控失灵的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相互绝缘并同心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同心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围绕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相互绝缘;
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围绕第一触控电极方向依次绝缘设置的多个第二子触控电极,每个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面积相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互绝缘并同心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同心设置,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围绕一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组相互绝缘;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围绕第一触控电极方向依次绝缘设置的多个第二子触控电极,每个第二子触控电极的面积相等。通过设置同心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组,通过确定被触控的第一触控电极距离围绕的中心的距离和第二触控电极组中预设角度上的第二子触控电极的角度进行触控点的定位,通过设置第二子触控电极的面积相等,避免触控显示面板边缘触控电极覆盖不完全,提升非矩形(异形)触控显示面板边缘的触控灵敏度,减小触控失灵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沿剖线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