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制冷机组可回收蒸汽的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0666.4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铸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 制冷机组 冷凝器 压缩机 蒸汽 换热器 热回收系统 蒸汽出管 蒸汽系统 可回收 技术方案要点 热回收技术 出气端 进气端 进水管 热回收 气化 液化 送入 余热 回收 压缩 吸收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制冷机组可回收蒸汽的热回收系统,涉及制冷机组热回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制冷机组、辅制冷机组以及蒸汽系统,制冷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以及冷媒一冷凝器,辅制冷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以及冷媒二冷凝器,冷媒二冷凝器连接至冷媒一冷凝器内,冷媒一冷凝器的出气端连接至第二压缩机的进气端,蒸汽系统包括设置于第二压缩机与冷媒二冷凝器之间的换热器以及与蒸汽使用站,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水管以及蒸汽出管,蒸汽出管与蒸汽使用站连接。通过液态的冷媒二液化冷媒一,使得冷媒二吸收温度气化并送入第二压缩机压缩,从而通过换热器回收余热能够生成蒸汽,具有提高热回收转化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机组热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型制冷机组可回收蒸汽的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能源的日益枯竭,关于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推广绿色能源、实现能源回收循环利用正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话题。现有的制冷系统通常包括依次通过管道串联的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储媒箱、经济器与蒸发器,蒸发器通过回气管连接至压缩机上。通过利用压缩机压缩冷媒成气体后,气化冷媒通过出气管送至蒸发式冷凝器中冷却,冷却时冷媒液化并送入储媒箱中存放,通过储媒箱将液态冷媒送至经济器中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将冷媒送入蒸发器内进行制冷。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压缩的过程中常常会具生成热能,通常这些热量会被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这样会造成整个大气温度的提高,从而产生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一种制冷系统的热回收装置,通常采用换热器,利用换热器对压缩机与蒸发式冷凝器之间的管路进行气水换热,从而生成热水供生活热水使用处,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但是热回收只能生产热水,无法转化成蒸汽,导致转化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制冷机组可回收蒸汽的热回收系统,能够回收成蒸汽,具有提高热回收转化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型制冷机组可回收蒸汽的热回收系统,包括制冷机组、辅制冷机组以及蒸汽系统,所述制冷机组通过冷媒一制冷,所述辅制冷机组通过冷媒二制冷,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以及与第一压缩机连接的冷媒一冷凝器,所述辅制冷机组包括第二压缩机以及与第二压缩机连接的冷媒二冷凝器,所述冷媒二冷凝器上连接有用于液化冷媒二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媒二冷凝器的出液端通过冷媒二出液管连接至冷媒一冷凝器内并用于液化冷媒一,所述冷媒一冷凝器的出气端通过冷媒二气管连接至第二压缩机的进气端,所述蒸汽系统包括设置于第二压缩机与冷媒二冷凝器之间管道上的换热器以及与换热器连接的蒸汽使用站,所述换热器的进气端与第二压缩机的出气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气端与冷媒二冷凝器连接,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水管以及蒸汽出管,所述蒸汽出管与蒸汽使用站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利用第二压缩机压缩气态的冷媒二,压缩后的冷媒二进入冷媒二冷凝器中,并利用冷却装置将气态冷媒二液化形成液态冷媒二,从而使得液态冷媒二通过冷媒二出液管通入冷媒一冷凝器中,在第一压缩机将冷媒一压缩后,气态的冷媒一进入冷媒一冷凝器中,由液态冷媒二冷却气态冷媒一,从而形成热转换,将气态的冷媒一液化成液态,从而将冷媒一液化后送至制冷机组中制冷。在冷媒一与冷媒二热转换过程中,液态的冷媒二受热气化,从而形成气态的冷媒二,此时冷媒二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通过冷媒二气管通入第二压缩机中压缩,压缩出来的冷媒二进一步升温,温度远高于100℃,通常达到150℃左右,从而利用蒸汽系统中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使得水通过进水管通入换热器热交换后形成蒸汽,并由蒸汽出管通向蒸汽使用站使用,热交换后的冷媒二温度降下来,从而通入冷媒二冷凝器中液化,形成循环。通过上述方案,利用液态的冷媒二冷却冷媒一,从而进行热转换将冷媒一液化、冷媒二气化,转化后的冷媒二具有一定的温度,通过冷媒二气管通入第二压缩机压缩后进一步升温,从而能够想换热器中进水热交换形成蒸汽,具有提高热回收转化效果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铸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铸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