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20240.9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1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探索创新(北京)科技院 |
| 主分类号: | B44C3/06 | 分类号: | B44C3/06;H01T19/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林远银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针 雕塑 接地线 雷电流 等离子体发生器 雷电 主地线 地线 避雷装置 电阻器 放电 发光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发光 引入 欣赏性 激活 | ||
1.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包括雕塑本体(1)以及安装在雕塑本体(1)上面的避雷装置和等离子体发生器(2),所述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3)以及与避雷针连接的接地线(4),所述接地线(4)包括主地线(401)和副地线(402),所述主地线(402)与大地连接,所述副地线(402)的一侧与主地线(401)连接,另一侧通过电阻器(5)和等离子体发生器(2)与大地连接;所述避雷针(3)引导雷电向其放电,然后通过接地线(4)将雷电流引入到大地,雷电流在经过副地线(402)时,由电阻器(5)控制雷电流使其激活等离子体发生器(2)发生等离子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2)其被提供有圆柱形腔室部分,该圆柱形腔室部分具有圆柱电极(6);孔板(7),其设置在所述圆柱形腔室部分中以便将所述圆柱形腔室部分分隔成具有进气口(8)的第一腔室(9)和具有排气口(10)的第二腔室(11);杆状电极(1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1)内部并位于所述圆柱电极(6)的中心轴处,以及子电极(1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9)处并且能够施加与所述圆柱电极(6)不同的电势,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2)在所述圆柱电极(6)与所述杆状电极(12)之间施加电场以产生等离子体,进一步在所述圆柱电极(6)和所述子电极(13)之间分离地施加电场以产生与在所述杆状电极(12)和所述圆柱电极(6)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分离的等离子体,以及具有通过所述孔板(7)的孔连接的所述第一腔室(9)和所述第二腔室(11)的等离子体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地线(402)还安装有电容器(14),所述电容器(14)的一侧通过副地线(402)与电阻器(5)连接,另一侧通过副地线(402)与等离子体发生器(2)和照明装置(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15)包括电路板(151)以及连接在电路板(151)上面的多个灯具(152),多个所述的灯具(152)设置于雕塑本体(1)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51)安装有电容器和电阻器,所述电容器和/或电容器通过焊接与电路板(151)连接,所述电路板(151)与副地线(4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152)包括灯泡和灯罩,所述灯罩连接灯泡,所述灯泡通过导线与电路板(15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地线(401)和副地线(402)的外层包裹有一层绝缘塑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本体(1)安装有绝缘体支架(16),所述的绝缘体支架(16)与等离子体发生器(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雷电发光的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支架(16)上安装有透明的防雨罩(17),所述透明的防雨罩(17)包括透明的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探索创新(北京)科技院,未经中科探索创新(北京)科技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2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