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9823.X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颜鲁华;徐坤;宋旭彤;林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22 | 分类号: | F24F1/0022;F24F13/1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可消除翅片音,同时削弱BPF噪声。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包括离心风扇和围设于所述离心风扇外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内表面靠近所述离心风扇的位置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与所述离心风扇底部相对的位置向远离所述离心风扇的方向凹陷和/或向远离来流的方向偏移。本发明用于调节室内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送风噪音一直受到消费者关注,因此空调设备生产厂家为此不断在提出技术改进方案。
现有商用空调室内机(四方向/两方向/一方向系列)均使用后向离心风扇01作为送风风扇,优势在于后向离心风扇01在较低的转速及没有蜗壳的状态下比较容易的获得较大的风量和较低的噪音,但由于这系列机型均使用换热器02包围风扇的设计(参照图1和图2),这种设计会导致风扇旋转至换热器02最近点时,通过换热器02内表面的气流切线速度接近最大值,气流与换热器02的翅片相互作用导致换热器02产生翅片音(高频的啸叫声3000Hz~5000Hz)。
翅片音处于高频频率段能量较低,相对于噪音的贡献值较低或可以忽略,但是翅片音会给用户的舒适体验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行业内产品通用设计会增加导流板03来改变风向消除翅片音,但使用该设计相当于对风扇增加涡舌结构,由于类似涡舌的导流板03存在,风扇与导流板03相互作用又会产生非常明显的BPF(风扇倍频音/旋转噪音)噪声(参照图3),旋转噪声也是空调室内机工作时最主要的噪声源。为了尽可能消除或降低该噪声,本发明进行了全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可消除翅片音,同时削弱BPF噪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离心风扇和围设于所述离心风扇外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内表面靠近所述离心风扇的位置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与所述离心风扇底部相对的位置向远离所述离心风扇的方向凹陷和/或向远离来流的方向偏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离心风扇和围设于所述离心风扇外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内表面靠近所述离心风扇的位置设有导流板,以改变风向消除翅片音;在此基础上,由于离心风扇的做功区域集中于风扇底部,使得离心风扇的流场分布处于风扇底部的流速最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所述导流板上与所述离心风扇底部相对的位置向远离所述离心风扇的方向凹陷和/或向远离来流的方向偏移,当所述导流板上与所述离心风扇底部相对的位置向远离所述离心风扇的方向凹陷时,即在来流速度较大的区域增大了导流板与离心风扇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吹到导流板上的气流减少,进而减小了来流对导流板的能量,也就减小了BPF噪声;当所述导流板上与所述离心风扇底部相对的位置向远离来流的方向偏移时,即在来流速度较大的区域使来流到达导流板上的时间延迟,从而降低了到达导流板上的来流的能量集中度,进而减小了BPF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产生的BPF噪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室内机中换热器和导流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室内机中离心风扇和导流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室内机中导流板的示意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9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