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观测器的直升机主减速器振动特征阈值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8727.3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单添敏;沈勇;王景霖;林泽力;曹亮;顾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016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特征 观测器 残差 主减速器 阈值设置 直升机 神经网络 统计分布 网络输出 样本数据 正常样本 隐含层 自适应 求和 输出 优化 分析 网络 | ||
1.一种基于观测器的直升机主减速器振动特征阈值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针对直升机机上监测的各种飞行状态参数、发动机状态参数和振动特征参数,选取正常状态下的样本数据,将数据标准化,利用标准化后的样本数据,计算每个飞行状态参数、发动机状态参数与振动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设定的相关性系数下阈值,选取相关性高于下阈值的飞参发参;
2)采用基于双隐层BP神经网络观测器的方法,将选取的飞参发参数据做为神经网络输入,振动特征参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出,利用样本数据对神经网络观测器进行训练;
3)将正常状态下飞参发参样本数据作为训练完成的观测器输入,得到的输出与相对应的振动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正常状态下振动特征参数样本的残差;
4)计算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并根据根据k倍σ原则确定相应的残差超限阈值;
5)获取同一直升机主减速器的飞参发参实测数据,输入到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观测器中,得到振动特征参数的理论值,将其与残差超限阈值进行求和,从而得到振动特征的自适应动态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观测器的直升机主减速器振动特征阈值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实现方法为:
设X1是直升机主减速器齿轮箱在正常状态下的飞参发参样本数据,为n×m矩阵,其中m为飞参发参个数,n为样本量;
计算X1各列的均值μj和标准差σj,计算公式为:
根据均值μj和标准差σj将X1标准化,计算公式为得到标准化后的正常状态飞参发参数据X1′;
Y1为X1对应的振动特征参数,为n维列向量,n为样本量;计算Y1的均值μy和标准差σy,计算公式为:根据均值μy和标准差σy将Y1标准化,计算公式为得到标准化后的正常状态振动特征参数数据Y1′;
计算X1′中每一列向量与Y1′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公式为
设定相关性系数阈值α,从正常状态下的飞参发参样本X1中选取满足条件|Cov(Xi,Y)|>α的飞参发参重新组成飞参发参样本矩阵X2,为n×t矩阵,其中t为满足相关性条件的飞参发参个数,n为样本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观测器的直升机主减速器振动特征阈值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实现方法如下:采用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构建观测器,将步骤1)中筛选之后的飞参发参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振动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隐含层节点个数公式为其中t为神经网络输入节点的个数,即为筛选出的飞参发参个数;l为神经网络输出节点的个数,即为振动特征的个数;n1、n2分别为第一隐含层和第二隐含层的节点个数;利用步骤1)中得到的飞参发参样本X2和振动特征样本Y1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观测器的直升机主减速器振动特征阈值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利用训练完成的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将步骤1)中得到的飞参发参样本X2作为网络输入,得到振动特征的神经网络输出值,记为Y2,为n维列向量,将振动特征的网络输出值Y2和振动特征的实际值Y1做差值,得到正常状态下振动特征的残差样本向量Δ=Y1-Y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87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