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8305.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闫宾;李桦;任馨;王葵;代清友;佘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裘晖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装置 速度检测模块 触发模块 电梯轿厢 意外移动 安全性能检测 信号处理模块 显示模块 检测 电梯安全回路 检测技术领域 安全性能 电梯安全 检测结果 触发 机身 轿厢 断开 采集 | ||
1.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速度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触发模块、显示模块;速度检测模块、触发模块、显示模块均与信号处理模块相接;
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轿厢的运行速度和制停距离;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电梯安全回路的断开;
信号处理模块采集和处理速度检测模块和触发模块的信号,得到检测结果,并且将结果显示在显示模块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速度检测模块包括滚轮、联轴器和旋转编码器;滚轮和旋转编码器通过联轴器相连;滚轮和联轴器位于机身外,旋转编码器位于机身内,旋转编码器与信号处理模块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联轴器为弹性联轴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触发模块包括自动触发模块和手动触发模块。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触发模块包括继电器、电夹子;继电器位于机身内,电夹子位于机身外,机身上设有自动触发连接口;继电器的线圈和信号处理模块相接,继电器的触点与自动触发连接口相接,自动触发连接口与电夹子相接,电夹子接入安全回路。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手动触发模块为触发开关,触发开关位于机身外;机身上设有手动触发连接口;手动触发连接口与信号处理模块相接,手动触发连接口与手动触发模块相接;触发开关按压电梯急停开关。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模块为触摸屏,安装于机身的表面。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安全性能检测装置,输入被检测电梯的曳引比和试验速度,选择手动触发方式或者自动触发方式;
(2)将滚轮紧贴在电梯的钢丝绳上;
(3)开启电梯,滚轮随电梯的钢丝绳一起运动,旋转编码器开始产生脉冲信号,信号处理模块采集和处理脉冲信号,并且将电梯实时速度显示在显示模块上;
(4)观察显示模块上的速度值,当电梯达到轿厢意外移动试验速度时,断开安全回路,信号处理模块开始计算电梯的制停距离;
(5)电梯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作用下停止运行,信号处理模块结束对电梯制停距离的计算,得出检测结果,并且显示在显示模块上。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触发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夹子的一端连接到自动触发连接口上,另一端串联到电梯安全回路里;
(2)电梯速度未达到设定的试验速度时,继电器的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电梯安全回路处于接通状态;
(3)电梯速度达到设定的试验速度时,信号处理模块发出信号,继电器的触点由闭合状态转为断开状态,电梯安全回路被断开。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手动触发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手动触发模块连接到手动触发连接口上,并且将手动触发模块垂直对准电梯急停开关;
(2)观察显示模块上的电梯实时速度值,当电梯速度达到试验速度时,迅速将手动触发模块垂直按压电梯急停开关,电梯安全回路被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中心),未经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83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