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圈定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的物化探组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7905.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易超;张康;张兆山;吴曲波;冯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4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圈定 砂岩 铀矿 远景 物化 组合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圈定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的物化探组合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浅层地震快速定位砂体;步骤2:利用水系沉积物化探大致圈定氧化还原前锋线的走向;步骤3:圈定有利砂体展布范围A;将氧化还原前锋线附近具有一定厚度、连通性好且具有稳定的顶底板隔水层的砂体圈定为有利砂体范围A;步骤4:利用土壤氡气测量+水系沉积物化探圈定矿致异常组合范围B;步骤5,圈定找矿远景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找矿远景区的快速地、有效地定位,从而使得钻探可以有的放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钻探工作量的浪费,节省资金和时间,实现砂岩型铀矿找矿的快速突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圈定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的物化探组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技术的突破,砂岩型铀矿已成为我国经济、易采、环保的有效资源。其中,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具有矿体规模大、连通性好、经济易采的特点,将是未来我国主攻的砂岩型铀矿类型之一。
随着近地表和浅层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勘查殆尽,现今的找矿工作已经逐渐向深部发展。由于利用钻探找矿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快速且有效地识别和定位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的物化探组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圈定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的物化探组合方法,能够实现对找矿远景区的快速地、有效地定位,从而使得钻探可以有的放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钻探工作量的浪费,节省资金和时间,实现砂岩型铀矿找矿的快速突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圈定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的物化探组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浅层地震快速定位砂体;步骤2:利用水系沉积物化探大致圈定氧化还原前锋线的走向;步骤3:圈定有利砂体展布范围A;将氧化还原前锋线附近具有一定厚度、连通性好且具有稳定的顶底板隔水层的砂体圈定为有利砂体范围A;步骤4:利用土壤氡气测量+水系沉积物化探圈定矿致异常组合范围B;步骤5,圈定找矿远景区。
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现场采集浅层地震数据,并进行数据的相关处理,通过对浅层地震数据的反演和解释,获得深部目的层位的砂体发育情况,圈定具有一定厚度的砂体,即厚度大于10m、连通性较好、具有稳定的顶底板隔水层的砂体。
深部目的层位的砂体发育情况包括砂体的厚度、连通性、是否具有稳定的顶底板隔水层。
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水系沉积物化探现场采用4km2/样的密度进行样品采集,采集地表黏土矿物,筛至200目晒干后,送去实验室进行Fe和S元素含量分析;分析数据在Arcgis平台上利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元素含量空间展布的图件编制,分类方法采用分位数法,类别数量为20个。
通过Fe元素和S元素含量在空间上的展布规律来大致圈定氧化还原前锋线的走向。
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现场测取土壤氡气浓度数值,采用点距100m,线距1km的网度测量,获得原始数据后编制土壤氡气浓度数值剖面图及平面等值图;分别将工业铀矿孔和矿化孔信息投影到剖面图和平面等值图上,建立已知铀矿体与土壤氡浓度值的空间配置关系,即:氡浓度高值区上方或紧邻氡浓度高值区边缘为铀矿体产出部位;在平面等值图上圈定出满足上述已知铀矿体与土壤氡浓度值的空间配置关系的区域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7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