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通航枢纽口门区流速分布原型观测的强跟踪性浮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17725.2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峰;赵建钧;胡亚安;李俊廷;辜晋德;郑飞东;赵伯闻;谌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P5/06 | 分类号: | G01P5/06;G01P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 地址: | 21009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通航 枢纽 口门区 流速 分布 原型 观测 跟踪 浮子 | ||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通航枢纽口门区流速分布原型观测的强跟踪性浮子,属于水体监测领域。适用于通航枢纽口门区流速分布原型观测的强跟踪性浮子,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装置放置水中即可使用,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旋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管转动,从而带动其内部的螺纹旋杆,缓慢下降,可以根据所要测量的水深进而调整螺纹旋杆的下降高度,并且当螺纹旋杆开始下降的时候,将转动装置顶出,从而转动装置将水流板展开,从而可以通过水流板,测量水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监测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通航枢纽口门区流速分布原型观测的强跟踪性浮子。
背景技术
天然河道兴建水利、水电及航电枢纽工程后,为了保证通航,常设置船闸或升船机等通航建筑物。在通航建筑物的进出口,即船闸上、下游引航道与河流(或运河)相连接的口门区,该区域水流一般由斜向水流和回流两部分组成,是过闸船舶进出引航道的咽喉。它处在河流动水与引航道静水的交界处,由于这种布置的特殊性,口门区受枢纽中泄水建筑物和导航分水建筑物等边界条件的影响,对上游口门是河道断面变窄,对下游口门是河道断面放宽。因此,河道水流处在收缩(对上游)和扩大(对下游)的情况下,使水流弯曲变形,产生流速梯度,形成斜向水流。由于斜向水流的作用,产生回流和分离型小旋涡,横流和回流使航行船舶产生横漂和扭转,严重时会出现失控,以至发生海事,影响通航。 因此,认识影响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机理,船闸在枢纽中相对位置,以及改善口门区水流条件的种种措施,并进行经验总结,是有现实意义的。
现有的适用于通航枢纽口门区流速分布原型观测的强跟踪性浮子,无法便捷的展开和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法便捷的展开和回收的问题,而提出的适用于通航枢纽口门区流速分布原型观测的强跟踪性浮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适用于通航枢纽口门区流速分布原型观测的强跟踪性浮子,包括浮板、电机、螺纹旋杆和水流板,还包括转动装置和限位柱,所述浮板上表面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与转动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齿轮与移动装置啮合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下端与浮板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旋杆,所述螺纹旋杆下端与转动装置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上表面左右两侧与限位柱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浮板下端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柱上部,所述转动装置与水流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转动旋钮、转动管、固定管和密封管,所述转动管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旋杆,所述转动管上端与转动旋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旋钮与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管下端活动套接在固定管上端,所述固定管下端内部固定套接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下端与浮板上表面轴心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外壳、密封板、固定转盘、固定件和移动件,所述固定外壳上端与密封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转盘固定套接在固定外壳内部,所述固定转盘轴心与棘轮啮合连接,所述棘轮轴心与螺纹旋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棘轮上表面边缘侧环形均匀设置有四个棘轮限位柱,所述棘轮限位柱上端与固定件靠内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件靠外一端内部活动套接有传动柱上端,所述传动柱下端与移动件靠内一端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靠外一侧与固定外壳活动连接,所述移动件靠外一端与水流板靠外一侧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棘轮包括内轮、棘爪和外轮,所述内轮轴心与螺纹旋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轮边缘上下两侧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与棘爪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棘爪与外轮内部啮合连接,所述外轮外部与固定转盘内部啮合连接,所述外轮上表面边缘侧环形均匀设置有四个棘轮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中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柱上端内部左右两侧活动套接有卡销,所述卡销靠内一端与弹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槽与卡销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7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导航浮标数据反演表层海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临近空间风向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