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PbSbS3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17637.2 申请日: 2018-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9671848B 公开(公告)日: 2020-05-19
发明(设计)人: 唐江;刘雨昊;杨波;张慕懿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H01L51/46 分类号: H01L51/46;H01L51/42;H01L51/48;B82Y30/00;B82Y40/00
代理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代理人: 许恒恒;李智
地址: 430074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upbsbs base sub
【权利要求书】:

1.一种CuPbSbS3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制得的CuPbSbS3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以CuPbSbS3薄膜作为吸光层,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CuPbSbS3薄膜的制备步骤,该步骤具体是采用BDCA溶液法制备CuPbSbS3前驱溶液,再将所述CuPbSbS3前驱溶液旋涂于待沉积衬底的表面,然后将该衬底依次经过退火温度高低不同的低温退火过程和高温退火过程,由此得到CuPbSbS3薄膜;

其中,所述BDCA溶液法是基于主要由二硫化碳(CS2)和正丁胺(C4H11N)混合而成的BDCA溶液,该BDCA溶液法具体是将三氧化二锑(Sb2O3)、氧化铅(PbO)以及氧化亚铜(Cu2O)分别溶解于BDCA溶液中分别形成锑元素的前驱溶液、铅元素的前驱溶液以及铜元素的前驱溶液,然后再将锑元素的前驱溶液、铅元素的前驱溶液以及铜元素的前驱溶液三者混合从而得到CuPbSbS3前驱溶液;

另外,所述低温退火过程用于烘干溶剂,所述高温退火过程用于使CuPbSbS3结晶从而形成CuPbSbS3薄膜;

所述CuPbSbS3前驱溶液是将锑元素的前驱溶液、铅元素的前驱溶液以及铜元素的前驱溶液三者按铜元素、铅元素以及锑元素三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满足(0.5~0.99):(1):(1.01~1.5)混合得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DCA溶液还经过缓冲溶液稀释,所述缓冲溶液为无水乙醇、DMF或DMSO;

所述旋涂所采用的转速为800~5000rpm;

所述低温退火过程所采用的退火温度为80~142℃;

所述高温退火过程所采用的退火温度为205~4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DCA溶液是按二硫化碳(CS2)、正丁胺(C4H11N)以及缓冲溶液三者体积比为5:8:1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FTO透明导电玻璃或ITO透明导电玻璃进行超声清洗,然后在所述FTO透明导电玻璃或所述ITO透明导电玻璃的表面制备缓冲层薄膜;

S2:以所述步骤S1得到的基底作为待沉积衬底,进行所述CuPbSbS3薄膜的制备步骤,从而在所述步骤S1得到的基底表面制备CuPbSbS3薄膜;

S3:利用旋涂的方法在所述步骤S2得到的基底表面制备空穴传输层材料;

S4:利用真空蒸镀法向所述步骤S3所得到的基底表面蒸镀背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缓冲层为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硫化镉(CdS)、氧化锡(SnO2)或锌镁氧(ZnMgO),该缓冲层的制备具体是采用喷涂法、旋涂法、溶胶凝胶法或溶液法,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50~100n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空穴传输层所采用的材料为spiro-OMeTAD、P3HT、PTAA、PbS量子点、FDT或NiOx;所述旋涂所采用的转速为1000~5000rp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背电极所采用的材料为Au、Pb、Al或Ag,并且所述背电极的厚度为80~200n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的厚度为120nm。

9.一种制备CuPbSbS3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采用BDCA溶液法制备CuPbSbS3前驱溶液,再将所述CuPbSbS3前驱溶液旋涂于待沉积衬底的表面,然后将该衬底依次经过退火温度高低不同的低温退火过程和高温退火过程,由此得到CuPbSbS3薄膜;

其中,所述BDCA溶液法是基于主要由二硫化碳(CS2)和正丁胺(C4H11N)混合而成的BDCA溶液,该BDCA溶液法具体是将三氧化二锑(Sb2O3)、氧化铅(PbO)以及氧化亚铜(Cu2O)分别溶解于BDCA溶液中分别形成锑元素的前驱溶液、铅元素的前驱溶液以及铜元素的前驱溶液,然后再将锑元素的前驱溶液、铅元素的前驱溶液以及铜元素的前驱溶液三者混合从而得到CuPbSbS3前驱溶液;

另外,所述低温退火过程用于烘干溶剂,所述高温退火过程用于使CuPbSbS3结晶从而形成CuPbSbS3薄膜;

此外,所述CuPbSbS3前驱溶液是将锑元素的前驱溶液、铅元素的前驱溶液以及铜元素的前驱溶液三者按铜元素、铅元素以及锑元素三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满足(0.5~0.99):(1):(1.01~1.5)混合得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76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