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乙烯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17562.8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3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弦;杜杰;王楠;张丰羽;范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51/00;C08F259/04;C08F21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乙烯 树脂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氯乙烯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氯乙烯树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固态的氯乙烯树脂与异丁烯或者与异丁烯和其他共聚单体的混合物在共引发剂和电子给体的存在下进行非均相聚合反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原位制备得到的氯乙烯树脂复合物,其中氯乙烯树脂和异丁烯基聚合物链段两相分散均匀,得到了集改善的力学性能、增塑性能、热稳定性和气密性于一身的新型综合性能优异的氯乙烯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工艺简单,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氯乙烯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氯乙烯树脂是以氯乙烯聚合得到聚氯乙烯或氯乙烯为主与一种或多种其他不饱和化合物共聚制得的聚合物的统称。聚氯乙烯(PVC)是目前世界五大通用树脂之一,总体性价比优,突出优点是难燃性、透明性好、耐化学腐蚀及耐磨损等,广泛用于管道、窗框、地板、墙纸、窗帘、电缆和电线、涂料、包装材料、医疗管材和血袋和仿皮革等多个领域,但其热稳定性、韧性、冲击强度及加工性能还有不足,制约了其在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参见:崔明生、张萍、贺胜喜,聚氯乙烯改性研究进展及展望,中国氯碱,2017(05):11-14)。氯化聚氯乙烯是聚氯乙烯进一步氯化的产物,是聚氯乙烯的改性产品。
以PVC为例,其熔融温度较高,熔体粘度很大,难以进行注塑挤出等加工成型,通过在PVC中加入增塑剂可以达到增塑改性效果,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PVC增塑剂,但是小分子增塑剂的迁移,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在服装包装、医疗用品以及儿童玩具等领域限制了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应用。通过接枝改性在分子链上引入大位阻或功能化侧基,如在PVC主链上键合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可有效消除增塑剂的迁移性问题,且内增塑效果良好(参见:Navarro R,Perrino M P,TardajosM G,Reinecke H,Phthalate Plasticizers Covalently Bound to PVC:Plasticizationwith suppressed migration,Macromolecules,2010,43:2377-2381)。将氯乙烯单体与第二单体(如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等)共聚,可以降低PVC基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增塑效果,但该方法所得的内增塑PVC材料的力学性能会较大程度下降,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在PVC侧基引入大位阻基团也可达到内增塑效果,如将超支化聚甘油酯(HPG)接枝到PVC主链上,可大大降低分子间作用力,增塑效果明显,但合成过程复杂,同时由于支链HPG的热分解温度较低,会进一步损害PVC热稳定性能(参见:Kyu Won Lee,Jae Woo Chung,Seung-Yeop Kwak,Structurally Enhanced Self-Plasticization of Poly(vinyl chloride)via Click Grafting of Hyperbranched Polyglycerol,Macromol.Rapid Commun.,2016,37:2045-2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7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