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SOx浓度获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16800.3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和久;若尾和弘;青木圭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27/407 | 分类号: | G01N27/4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sox 浓度 获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的SOx浓度获取装置,执行使传感器电压从低于氧增大电压的第1电压上升至氧增大电压以上的第2电压的分解升压控制,然后,执行使传感器电压从第2电压降低至低于氧减少电压的第3电压的再氧化降压控制,在该再氧化降压控制的执行中,传感器电压成为氧减少电压之后,分别获取传感器电流作为SOx浓度电流,在再氧化降压控制的执行中,获取传感器电压为氧减少电压以下时的传感器电流作为基准电流,获取该基准电流与各个SOx浓度电流之差的累计值,基于该累计值获取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的SOx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SOx浓度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获取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的硫氧化物(以下称为“SOx”)的浓度的SOx浓度获取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现有的SOx浓度获取装置(以下称为“现有装置”)具备极限电流式传感器。该极限电流式传感器具备固体电解质层、以及以夹持该固体电解质层的方式配设的第1传感器电极和第2传感器电极,第1传感器电极以暴露在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的方式配设。
现有装置使施加于第1传感器电极与第2传感器电极之间的电压(以下称为“传感器电压”)上升然后降低,基于在使传感器电压降低的期间流动于第1传感器电极与第2传感器电极之间的电流(以下称为“传感器电流”)获取SOx浓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9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装置,以在使传感器电压上升然后使传感器电压降低的期间的传感器电流是与废气中的SOx浓度相关的电流这一见解为基础,获取在使传感器电压降低的期间传感器电压成为一定电压时的传感器电流作为SOx浓度电流,基于该SOx浓度电流获取SOx浓度。
与此相关,在SOx浓度变化时,如果利用以大于上述SOx浓度电流的变化比例的比例变化的参数获取SOx浓度,则能够更高精度地获取SOx浓度。
本发明是为了应对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相对于废气中的SOx浓度的变化以大比例变化的参数获取SOx浓度的内燃机的SOx浓度获取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的SOx浓度获取装置之一(以下称为“第1发明涉及的SOx浓度获取装置”),具备由固体电解质层(11、21A)、第1传感器电极(15A、26A)和第2传感器电极(15B、26B)形成的传感器单元(15、26),所述第1传感器电极(15A、26A)以暴露在从内燃机(50)排出的废气中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11、21A)的一侧表面,所述第2传感器电极(15B、26B)配设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11、21A)的另一侧表面。第1发明涉及的SOx浓度获取装置被构成为控制传感器电压(Vss)并且获取传感器电流(Iss),所述传感器电压(Vss)是对所述传感器单元(15、26)施加的电压,所述传感器电流(Iss)是在所述传感器单元(15、26)流动的电流。
第1发明涉及的SOx浓度获取装置,执行使所述传感器电压(Vss)从低于氧增大电压(Vox_in)的第1电压上升至所述氧增大电压(Vox_in)以上的第2电压(Vup_end)的分解升压控制,所述氧增大电压(Vox_in)是通过SOx分解为硫成分和氧成分时生成的氧成分的量大于通过硫成分氧化形成SOx而消耗的氧成分的量的电压(参照图9的步骤920和图17的步骤1710的处理)。
另外,第1发明涉及的SOx浓度获取装置,在所述分解升压控制的执行后,执行使所述传感器电压(Vss)从所述第2电压(Vup_end)降低至低于氧减少电压(Vox_de)的第3电压(Vdown_end)的再氧化降压控制,所述氧减少电压(Vox_de)是通过硫成分氧化形成SOx而消耗的氧成分的量大于通过SOx分解为硫成分和氧成分时生成的氧成分的量的电压(参照图9的步骤940和图17的步骤1730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6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