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与固件的绑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6241.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7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佳;冯元元;冷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3 | 分类号: | G06F21/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绑定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芯片与固件的绑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运行需要运行的固件;从嵌入在微控制器芯片内的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器内获取芯片ID号;判断需要运行的固件是否是首次运行的固件;若是,则将所述芯片ID号作为固件ID号写入非易失闪存芯片内;驱动所述固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运行;若否,则从非易失闪存芯片内获取固件ID号;判断固件ID号与芯片ID号是否一致;若是,则返回所述驱动所述固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运行;若否,则异常挂死固件。本发明实现防止不法人员暴力拆解固态硬盘上的非易失闪存芯片获得固件文件之后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硬件,以提高固态硬盘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硬盘,更具体地说是指芯片与固件的绑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的固态硬盘控制器加载运行固件的流程为:首先将嵌入在微控制器内部且用于芯片正常工作的代码BootRom配置在Nor存储器的加载模式,芯片上电,BootRom运行;BootRom从非易失闪存芯片中加载多核加载工程至微控制器的用于运行指令的存储区域中,微控制器的运行指针再跳转至存储区域的零地址,多核加载工程运行;多核加载工程再从非易失闪存芯片中加载固件至微控制器的存储区域中,微控制器的运行指针再跳转至固件的存储区域的零地址,固件运行。
上述方法有以下弊端:固件可在任何同款控制器芯片上运行,一旦不法人员暴力拆解固态硬盘上的NorFlash获得固件文件之后,该固件依然可以使用在别的固态硬盘上,不法分子可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硬件,造成安全性能较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法,实现防止不法人员暴力拆解固态硬盘上的非易失闪存芯片获得固件文件之后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硬件,以提高固态硬盘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芯片与固件的绑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芯片与固件的绑定方法,包括:
运行需要运行的固件;
从嵌入在微控制器芯片内的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器内获取芯片ID号;
判断需要运行的固件是否是首次运行的固件;
若是,则将所述芯片ID号作为固件ID号写入非易失闪存芯片内;
驱动所述固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运行;
若否,则从非易失闪存芯片内获取固件ID号;
判断所述固件ID号与所述芯片ID号是否一致;
若是,则返回所述驱动所述固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运行;
若否,则异常挂死固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从嵌入在微控制器芯片内的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器内获取芯片ID号之前,包括:
获取芯片ID号;
向嵌入在微控制器芯片内的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器内写入芯片ID号。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获取芯片ID号,包括:
将嵌入在微控制器内部且用于芯片正常工作的代码配置在串口下载模式;
对芯片进行上电,并运行所述代码;
获取固态硬盘量产工具的二进制文件,并存储至微控制器的存储区域中;
将微控制器的运行指针跳转至存储区域的零地址;
运行所述固态硬盘量产工具,由固态硬盘量产工具根据数据库自增长序列生成ID号,以得到芯片ID号。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运行需要运行的固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6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