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5533.8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9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森和宏;见津辉圣;坂井孝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11/048 | 分类号: | F16K11/048;F16K27/02;F16K1/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肖茂深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芯 收容腔室 嵌合部 电动阀 中间腔室 嵌合 直动 收容 通气路 小型的 连通 架设 配备 配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以往更小型的电动阀。本发明的电动阀(10)将收容第一阀芯(11)的第一收容腔室(21)与收容第二阀芯(12)的第二收容腔室(22)配置为隔着中间腔室(23)排列为一列。另外,在第一阀芯(11)与第二阀芯(12)之间架设有轴(50)。而且,第一阀芯(11)能够直动地嵌合于第一收容腔室(21)内的第一嵌合部(34),第二阀芯(12)能够直动地嵌合于第二收容腔室(22)内的第二嵌合部(35),该第一嵌合部(34)内和第二嵌合部(35)内通过配备于轴(50)的通气路(58)而与中间腔室(23)内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一个驱动源线性地驱动两个阀芯来对两个阀口进行开闭的电动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电动阀已知有如下电动阀:其将收容第一阀芯的第一收容腔室与收容第二阀芯的第二收容腔室配置为隔着中间腔室排列为一列,利用第一阀芯来对第一收容腔室与中间腔室之间的第一阀口进行开闭,利用第二阀芯来对第二收容腔室与中间腔室之间的第二阀口进行开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89931号(图9A、图9B)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以往的电动阀中,阀芯被流体压按压的力因从阀口侧和其相反侧受到的流体压的差压而受到大的影响。为了应对该情况,在以往的电动阀中不得不增大驱动源,电动阀变大。因此,一直以来,要求开发小型的电动阀。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动阀具备:基座部,其将收容第一阀芯的第一收容腔室与收容第二阀芯的第二收容腔室配置为隔着中间腔室排列为一列;第一阀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室与所述中间腔室之间,且通过所述第一阀芯来进行开闭;第二阀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室与所述中间腔室之间,且通过所述第二阀芯来进行开闭;第一端口,其与所述第一收容腔室连通;第二端口,其与所述第二收容腔室连通;第三端口,其与所述中间腔室连通;复合阀芯,其通过由轴连结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而成;驱动源,其与所述复合阀芯的一端部连结而直线地驱动所述复合阀芯,而使所述复合阀芯向包括所述第一阀口打开且所述第二阀口关闭的第一打开位置、所述第一阀口关闭且所述第二阀口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移动;第一嵌合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室内,且供所述第一阀芯能够直动地嵌合;第二嵌合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室内,且供所述第二阀芯能够直动地嵌合;以及通气路,其形成于所述轴,且将所述第一嵌合部内、所述第二嵌合部内以及所述中间腔室内连通。
本发明的电动阀具备:基座部,其将收容第一阀芯的第一收容腔室与收容第二阀芯的第二收容腔室配置为隔着中间腔室排列为一列;第一阀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室与所述中间腔室之间,且通过所述第一阀芯来进行开闭;第二阀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室与所述中间腔室之间,且通过所述第二阀芯来进行开闭;第一端口,其与所述第一收容腔室连通;第二端口,其与所述第二收容腔室连通;第三端口,其与所述中间腔室连通;第一弹簧,其对所述第一阀芯朝向关闭所述第一阀口的关闭位置施力;第二弹簧,其对所述第二阀芯朝向关闭所述第二阀口的关闭位置施力;轴,其能够直动地贯穿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抵接部,固定或一体形成于所述轴中的被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阀芯夹着的部分;驱动源,其与所述轴的一端部连结而直线地驱动所述轴,而使所述轴向包括所述抵接部按压所述第一阀芯而打开所述第一阀口的第一打开位置、所述抵接部按压所述第二阀芯而打开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二打开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移动;第一嵌合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室内,且供所述第一阀芯能够直动地嵌合;第二嵌合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室内,且供所述第二阀芯能够直动地嵌合;以及通气路,其形成于所述轴,且将所述第一嵌合部内、所述第二嵌合部内以及所述中间腔室内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