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视化环境下NB-IOT终端软件开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5415.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3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睿;王继珍;周庆国;吴军;张雷;胡轶凛;漆昱涛;冉竹君;肖子超;郅朋;赵义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34 | 分类号: | G06F8/34;G06F8/41;G06F8/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可视化 环境 nb iot 软件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可视化环境下NB‑I0T终端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方法是通过WiFi将移动设备与编程魔盒连接,在移动设备的可视化开发环境中拖拽积木式代码块进行组合,上传代码后将代码生成器生成的代码通过服务器后端发送给编程魔盒,再由MCU编程进程对代码进行分析,找出所使用的端口和硬件模块,添加相应的头文件和库文件,并调用相应编译器与烧写器完成烧写。此外,STM32单片机与NB‑I0T模块进行通信,实现外设到OneNet之间的数据透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类,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视化环境下NB-IOT终端软件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是计算机领域的重要发展阶段,近几年来,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也随处可见。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在这样的环境下,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一方面,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NB-IoT是物联网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我国运营商在内诸多运营商在开展NB-IoT和研究。然而当前的4G网络在物与物连接上能力不足。事实上,相比蓝牙、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移动蜂窝网络具备广覆盖、可移动以及大连接数等特性,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理应成为物联网的主要连接技术。作为LTE的演进型技术,4.5G除了具有高达1Gbps的峰值速率,还意味着基于蜂窝物联网的更多连接数,支持M2M连接以及更低时延,将助推高清视频、VoLTE以及物联网等应用快速普及。蜂窝物联网正在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可视化环境下NB-IOT终端软件开发方法,解决了目前NB-IOT终端软件开发门槛高且无基于移动终端开发环境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移动设备与编程魔盒通过WiFi热点连接,NB-IOT标准模块与编程魔盒的标准接口连接,NB-IOT模块与外部设备连接。
2)从移动终端进入可视化开发环境,拖拽积木式代码块到工作区进行排列组合,JavaScript代码在后台维护一个Coding Block的链表。
3)上传代码,调用代码生成器,代码生成器首先遍历整个链表,根据使用到的Coding Block添加配置函数和支持函数,接着以Coding Block之间的嵌套关系逐个Block生成代码,完成后续处理后,通过Ajax技术将所生成代码传回服务器后端。
4)后端服务器脚本将接收到的代码通过WiFi发送给编程魔盒中的MCU编程进程。
5)MCU编程进程接收到代码后,对所传回的代码进行分析,找出所使用的端口和硬件模块,综合分析后,添加相应的头文件和库文件。
6)根据所选择MCU的种类和型号,调用相应编译器与烧写器,完成烧写,同时与服务器后端通信,将编译过程中的错误与其他信息由服务器后端发送回浏览器,便于开发者即时获得信息。
7)STM32单片机与NB-IOT模块进行通信,借助NB-IOT模组与中国移动物联网管理中心(OneNet)连接,由STM8/32单片机解析、构造数据包,并通过各种通信总线和端口与各种外设或其它控制器进行连接,实现从外设到OneNet之间的数据透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代码格式调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流程图设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