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角度的火灾逃生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5334.7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勋;李云飞;郭宁;刘月美;李伟康;朱孔金;唐飞;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5C17/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角度 火灾 逃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角度的火灾逃生门,其特征是在门板开合处的上门框一端设置有半圆形限位板;半圆形限位板的另一端向门板的铰接处方向延伸并设置在墙体上;半圆形限位板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下表面为弧面,且在弧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上设置有孔槽;且该孔槽为所述弧面的最高点。还包括两块电磁铁和限位杆以及连接在限位杆上的滚轮。本发明能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启动同时接通电流使电磁铁通电使得门能够自动打开至最佳疏散角度并固定在该角度,从而能最大程度的使室内的人群及时疏散,提高人群的疏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逃生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固定角度的火灾逃生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门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会议室等大型场馆用到的双扇门使得人群疏散效率有效提高,现有的双扇门在使用中发现,当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快速疏散人群时,门的状态会影响到人群的疏散效率,当双扇门完全打开时,人群会朝着门的一边方向疏散而使得门口拥挤甚至发生踩踏事件,使得逃生门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固定角度的火灾逃生门,以期能通过控制开门的角度并固定,从而提高疏散时作为逃生门的安全性,进而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有效提高人群疏散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固定角度的火灾逃生门,所述火灾逃生门是由门框和门板组成,且所述门板只能向一侧开启,其特点是:在门板开合处的上门框一端设置有半圆形限位板;所述半圆形限位板的另一端向所述门板的铰接处方向延伸并设置在墙体上;所述半圆形限位板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下表面为弧面,且在弧面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孔槽;且所述孔槽为所述弧面的最高点;
在所述门板的内部由下至上安装有两块通电后接触面磁极相同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在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上方连接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向上延伸至所述门板顶部边缘处附近,在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靠近所述门板顶部边缘处。
所述火灾逃生门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同时接通电流使得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产生互斥的磁力,从而带动所述限位杆向上运动,使得所述滚轮延伸至所述门板顶部边缘处的外侧并在所述半圆形限位板的凹槽中滑动至所述孔槽中,从而形成所述门板的限位。
本发明所述的固定角度的火灾逃生门的特点是:所述孔槽在所述弧面上的位置是按如下方式确定:
以所述门板的转轴顶部为中心点,以所述中心点向墙壁一侧延伸形成的边为一条直角边,且所述直角边小于所述门板的宽度,并以所述门板开启后与墙壁之间的夹角β为锐角,且夹角β范围为:40-45度;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另一条直角边与半圆形限位板的交点即为孔槽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半圆形限位板和通电后向上运动的限位杆的共同作用,使得门板能够固定在某个角度,从而提高了疏散效率以及门的使用效率。
2、本发明中采用的半圆形限位板,其下表面具有一定的弧度,从而使得限位杆可以在其下表面的凹槽中滑动,从而可以很好的控制门板的角度,孔槽位置的设置使得门板停止滑动,从而达到了固定角度的效果。
3、本发明中采用的电磁铁控制装置,在通电时两块电磁铁相互排斥,从而使得限位杆向上运动,并与半圆形限位板产生接触,达到了控制角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关门时的整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半圆形限位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半圆形限位板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半圆形限位板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