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云母铁系珠光颜料的石墨烯染发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5254.1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超;姜玉环;薛云;谭艳丽;赵昔慧;邓宇甲;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19 | 分类号: | A61K8/19;A61K8/73;A61Q5/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赵以芳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光颜料 石墨烯 云母铁 染发剂组合物 硼酸 海藻酸盐 绿色材料 第一剂 有机硅衍生物 多价金属盐 化学合成物 环境无污染 洗涤剂 合成过程 耐水性 染发剂 有机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云母铁系珠光颜料的石墨烯染发剂组合物,涉及染发剂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剂和第二剂,其中:第一剂,由云母铁系珠光颜料、石墨烯和海藻酸盐配成;第二剂,由多价金属盐和硼酸配成。本发明中,云母铁系珠光颜料、石墨烯、海藻酸盐均属于绿色材料均属于绿色材料,不含有害的化学合成物;避免了有机硅合成过程,不含有有机硅衍生物,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第二剂中添加了硼酸,经过实验证明,耐水性和耐洗涤剂性能显著提高,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发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云母铁系珠光颜料的石墨烯染发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染发剂是用于头发的一种美容化妆品,其作用是通过改变头发颜色来达到美容美发的效果。
古代的染发剂及其染发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天然染发剂。由于它们多来自植物,对身体和头发损伤较小,但突出的缺点就是染发时间长,工艺比较繁琐,需要反复涂抹,效果不持久、美发效果差的技术缺陷。例如,CN2017110673105公开了一种天然药物染发剂:有A染发剂、B固色剂、C护发剂三部分组成,染色剂由五倍子、海娜叶、栀子、槐花、姜黄、咖啡豆、表面活性剂、绿茶、盐组成,需要粘合剂粘结到头发上去,再用护发剂解决头发受损变质问题。CN2014104289241公开了一种甲壳素天然抗菌营养染发剂:由以下组分按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活性离子钙15~25份、硅微粉8~13份、海藻酸钠5~10份、蜂蜡3~8份、甲壳素1~3份、椰子油3~8份、蛋清粉3~8份、杭白菊2~20份、何首乌10~15份、青黛10~15、聚丙烯酸钠2~4份。
为了提高弥补天然染发剂的上述不足,生产商普遍采用添加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间氨基苯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甲基苯酚等化学合成物,再用双氧水或者其它氧化剂氧化成染料的技术。所以,目前占据市场的主角是现代化学染发剂。现代化学染发剂是由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间氨基苯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甲基苯酚等化学合成物为第一剂,双氧水为第二剂,用时复配在一起,涂于头发上用于染发,涂于皮肤上用于纹身。然而,对苯二胺和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在国际癌症协会的致癌物质列表中属于致癌3类,存在有限的证据显示其可能致癌。同时它还存在以下危害和风险:
1、致癌风险: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调查过从1980年以前就开始染发的女性,发现超过1/3的人会患上淋巴瘤。尽管国际上对染发是否致癌仍存在争议,不过存在致癌的风险是存在的。
2、致皮肤过敏:对苯二胺(PPD)的致敏性证据确凿。早在20世纪前,人们就知道含有PPD的染发剂可以引起接触性过敏反应。用染发剂后会出现眼睑浮肿,皮肤出现红斑、小疹,严重的会起水疱,奇痒难忍,特别痛苦。2006年,美国接触性皮炎协会将PPD列为当年的接触性过敏原,PPD接触过敏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已被明令禁止对苯二胺加入染发剂中。
3、损伤肝肾:市场上有些产品为增强染色效果,会添加铅、汞、砷等重金属,部分产品中的含铅量甚至是油漆含铅量的5-10倍,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慢性损害,不仅可能出现头昏、四肢麻木、腹痛等铅中毒症状,还可能损伤肝、肾等脏器的功能。
4、头发受损:染发过程是氧化还原化学反应,会影响头发中水分失衡,导致大量蛋白质的变性和减少等。从而导致头发开衩、变脆、纤维断裂,使头发失去自然的柔软、韧性和光泽的美感。
5、渗透毒害:染发剂不仅接触头发,还不能避免接触头皮。头皮是人体毛囊最多、最密集的部位,它会化学成分进入人体的通道。所以,苯胺类染发剂只要接触了头皮,不仅会使它着色,而且化学毒素就能通过头皮上的无数个毛囊通道进入人体内,甚至通过微循环系统进入血液,对全身器官造成潜在的危害。
6、氨水污染:苯胺类染发剂为了使人发膨胀,还含有挥发性和碱性很强的氨水,通过呼吸系统对人体造成危害,并且造成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