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水雾处理装置的冷却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14210.7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海能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16 | 分类号: | F28C1/16;F28F25/00;F28F25/02;F28F27/00;F28F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水雾 处理 装置 冷却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水雾处理装置冷却塔,能够多方面综合作用,改善除水雾的效能,交叉设置的第一,第二除雾装置,能够合理,充分利用塔内有限空间,配合锥形半锥形设置,相比于传统的S形除水板或波形除水装置,扩大换热的面积,能够增强换热,增强除水雾效果,位于塔体中央的第二除雾装置,上下相邻通过循环总管连通,并联的设计能够增大流体的冷量。设置在两侧的侧板除雾装置,能够起到对塔体壁附近的气体进行充分换热的效果,配合其格栅形状,与外侧的风机对应设置,自由调整切换除雾和塔体换热两种模式。冷却液槽和循环水槽以及上下水管的设置能够交替使用冷源,节约水源,并根据温度的需要实时调节实现除雾的温度智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水雾处理装置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换热后的蒸汽由下至上排出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收水装置的吸收和冷凝作用,将多余蒸汽变为冷凝水,从而减少水汽的排出,减少冷却塔水和热量的浪费,而现有技术中的水雾处理装置,一般可以采取波纹或S形除水板或者其他方式进行除水,而由于现有技术中除水板的换热面积和流通路径的限制造成水雾除去效果并不理想,通常在经过除水装置后,还有很大一部分水汽仍然直接排放,效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水雾处理装置冷却塔,能够多方面综合作用,改善除水雾的效能。
一种具有水雾处理装置冷却塔,包括塔体,主风机,进风口,主出风口,填料,喷淋系统,水雾处理装置,泵,水槽,副风机,副出风口,检测系统,控制器,接水盘;其中,喷淋系统为多个喷淋的布水装置,喷淋头为多个;
水雾处理装置设置在喷淋系统上方,进风口设置在填料和水槽之间;
水雾处理装置包括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除雾装置和第二除雾装置,第一除雾装置的外侧与塔体内壁连接,第一除雾装置内部设置有螺旋型通道,相邻第一除雾装置的螺旋形通道连通;第一除雾装置的通道流体进口设置在第一除雾装置的一侧,第二除雾装置内部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有蛇形往复折返通道;相邻第二除雾装置的蛇形往复折返通道与循环总管贯通连接;水雾处理装置还包括侧板除雾装置,侧板除雾装置设置在塔体两侧副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第一除雾装置的通道流体出口设置在与流体入口相对应的第一除雾装置另一侧,相邻第一除雾装置的螺旋形通道连通的方式是通过设置在相邻第一除雾装置之间的侧板除雾装置中的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侧板除雾装置为格栅板状,格栅板内腔设置折返迂回蛇形通道,其中,每蛇形通道对应格栅板的空隙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除雾装置为半锥形,第二除雾装置为锥形。
进一步地,主出风口设置在塔体的顶部,副出风口设置在塔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循环总管包括上水管和下水管,第二除雾装置的流体管道进口端与上水管连通,出口端与下水管连通,总管的上水管通过管路连通冷却液槽,下水管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液槽,水槽通过管路连通冷却液槽。
进一步地,上水管与冷却液槽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下水管与循环槽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一,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检测系统包括温度监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系统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地,接水盘设置在第一除雾装置和第二除雾装置的下侧。
进一步地,锥形的第一除雾装置其两侧具有槽口,用于其下部集聚的汽体上升到上侧的空间进行换热;第一和第二除雾装置的外侧壁设置有由上向下延伸的多个直线凹槽,用于导流冷凝液体。
进一步地,塔体与副风机接触处设置可打开关闭的板,用于控制换热模式和除雾两种模式的转换。
当塔体换热循环为主,除雾为辅时,打开两侧风机抽气,当塔体以除雾为主时,关闭两侧风机,以及相应的侧板,实现充分除雾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海能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海能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4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