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3627.1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5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松柏;韩广平;李钢;郑宇红;张继华;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无线网络 干扰 方法 装置 | ||
本实施例提供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可以精确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位置,并提升了干扰排查工作效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区域的第一测量数据,第一测量数据包括待分析区域每个测量点邻区目标频点的下行信号强度测量值;根据第一测量数据获取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中的第一目标测量点邻区目标频点的下行信号强度测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获取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中的第二目标测量点与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中第二目标测量点邻区基站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多网络并存共同发展将是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常态。在频率资源愈发紧张、移动互联网业务种类爆发式增长的前提下,用户对于业务的感知要求也越发的增加。如何保障网络质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是当前所有运营商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当下虽然数据业务总量正呈现井喷的状态,广大移动通信网用户对于数据速率要求也在不断攀升,但是作为整体网络架构的基础承载网,目前GSM网络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随着前期UMTS网络的不断入网以及近期NB-IOT网络的相继入网开通,同频段多种网络制式并存的局面必将长期存在,因为分配给每个运营商的频段资源有限,所以网内干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目前主要是靠路测数据、后台KPI指标分析和现场扫频来共同确定干扰源,这种方法具有盲目性,而且工作效率低,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可以精确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位置,并提升了干扰排查工作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分析区域的第一测量数据,所述第一测量数据包括待分析区域每个测量点邻区目标频点的下行信号强度测量值;
根据第一测量数据获取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所述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中的第一目标测量点邻区目标频点的下行信号强度测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根据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获取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所述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中的第二目标测量点与所述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中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邻区基站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根据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分析区域的第一测量数据,所述第一测量数据包括待分析区域每个测量点邻区目标频点的下行信号强度测量值;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测量数据获取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所述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中的第一目标测量点邻区目标频点的下行信号强度测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目标测量点的集合获取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所述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中的第二目标测量点与所述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邻区基站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第二目标测量点的集合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第一测量数据,所述第一测量数据包括待分析区域每个测量点邻区目标频点的下行信号强度测量值,获取下行信号强度测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目标测量点与所述目标测量点的邻区基站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目标测量点,可以精确定位无线网络干扰源的位置,并提升了干扰排查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3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