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全双工基站的快速唤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13618.2 | 申请日: | 201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4/08;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双工 基站 上传 终端唤醒 唤醒 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传输信道 无线通信技术 动态设置 海量标签 快速获取 数据安全 数据上传 消息发送 消息接收 应用场景 物联网 总时长 休眠 退避 应用 节能 灵活 | ||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或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双工基站的快速唤醒方法。通过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针对全双工基站可快速获取上传数据的终端唤醒方法,即通过在不同无线传输信道上进行终端唤醒、数据上传和上传确认动作,可以充分利用全双工基站能同时进行消息发送和消息接收的特点,大大缩短获取单次上传数据的总时长,尤其适用于具有海量标签的应用场景。此外,所述快速唤醒方法还具有可临时休眠节能、可动态设置退避时间、上传数据安全以及应用灵活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或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全双工基站的快速唤醒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其中,具有独立电源供电的电子标签又称为有源标签,反之称为无源标签。当前RFID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货物销售、运输、生产、废物管理、邮政跟踪、航空行李管理、车辆收费管理等领域,传统的纸带条形码因其存储能力小、不能改写等缺点,在识别领域,其已经慢慢被RFID系统所替代。
一个典型的物联网RFID系统是由一台阅读器(也称读写器或基站)与多个有源标签(也称电子标签或无线终端)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阅读器用于通过发送一系列的无线命令或消息,唤醒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有源标签,并让有源标签返回各自独有的有源标签地址信息以及相关的本地数据信息,从而实现数据上传目的。例如对于一个用于消防火警系统的物联网RFID系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获取各个有源标签的设备告警数据区信息、设备定位数据区信息和/或设备传感器采集数据区信息等,以便集中掌握各处位置(在该位置需提前布置有源标签)的消防火警情况。
在数据上传过程中,需要有源标签在唤醒后逐一地将本地数据信息上传给阅读器,但是对于由全双工阅读器和无线终端构成的RFID系统(也即无线通信系统),由于全双工阅读器在同一时刻可以进行消息发送和消息接收,若仍在同一信道上进行收发消息,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逐一获取各个有源标签的数据,尤其是对于具有海量标签的应用场景,这一问题更加明显,使得标签上传数据的完成进度明显滞后,这就意味着在阅读器侧需要等待更多的时间才能收集到所有标签上传的数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方法或新系统来快速完成大量的数据上传任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数据上传过程中所存在的完成进度慢和耗时长等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全双工基站的快速唤醒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全双工基站的快速唤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唤醒信道上发送终端唤醒消息,其中,所述终端唤醒消息包含有目标地址信息,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需被唤醒的无线终端;
S102.侦听数据信道,并在成功接收到由某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上传消息后,执行步骤S103;
S103.在确认信道上向发送所述数据上传消息的无线终端反馈数据上传确认消息;
上述唤醒信道、数据信道和确认信道分别为不同的无线传输信道。
优化的,在所述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S201.无线终端周期性地侦听唤醒信道,并在成功接收到某个所述终端唤醒消息后,执行步骤S202;
S202.若判定所述目标地址信息与本地终端地址匹配,则执行步骤S203;
S203.在数据信道上通过信道竞争机制反馈所述数据上传消息;
在所述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3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