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3006.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4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承;邹乾坤;薄养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骏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传送带 输送系统 状态识别机构 出料输送带 进料输送带 主控制模块 分料机构 加工路径 生产设备 生产效率 物料识别 主传送带 出料 调取 回料 加工 搬运 数据库 移动 规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CB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主传送带出料副传送带、状态识别机构、分料机构、回料副传送带、物料识别机构、数据库、主控制模块,可对索要加工的PCB物料进行识别,确定PCB型号,并根据PCB型号调取相应的信息,调整出料输送带、进料输送带的宽度,同时进行加工路径的规划,使得PCB可快速有序地在个个生产设备之间移动,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无需再是用人工进行搬运,减少了工作要员,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PCB板生产过程包括开料、钻孔、沉铜、磨板、电镀、退膜、蚀刻等等诸多工序。而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很多设备,如开料机、钻孔机、销钉机、沉铜生产线、磨板机、丝印机等。在每一个工序完成后,需要将该工序加工完成后的PCB转移到下一个工序的加工设备处。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一般都是每个工序独立运作,而在完成一个工序的加工后,需要把PCB收集起来再由工人运送到下一个工序的工位或生产车间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制造的模式逐步地从依赖人工转向依赖机器,以及不断地朝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而传统的由人工在各个工序或者设备之间转移PCB的方式已跟不上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上下料,且对PCB板进行自动检测的PCB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PCB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主传送带,用于从一个连续的生产作业区域中的起始工位到结束工位输送PCB物料;出料副传送带,用于连接生产设备,将待加工的PCB物料输送到生产设备处;状态识别机构,设置在主传送带和出料副传送带连接的位置处,用于识别PCB物料的加工状态;分料机构,设置在主传送带与出料副传送带对应的位置处,用于把识别后的PCB物料送至对应的出料副传送带:回料副传送带,用于连接生产设备,将所述生产设备加工后的PCB运送到主传送带;物料识别机构,设置在主传送带的始端,用于识别PCB物料的型号;数据库,用于存储生产作业区域内的路径信息、生产设备信息、PCB物料信息、生产加工流程;主控制模块,与各个组成部分相连接,根据预设的路径信息规划并控制PCB物料传送路径和加工工序,同时从各个组成部分接受反馈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副传送带和回料副传送带均为可调节宽度的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副传送带结构相同,均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底座之间的双螺旋丝杠,在双螺旋丝杠的正向螺旋部分连接有第一传送带体,在双螺旋丝杠的反向螺旋部分连接有第二传送带体;所述双螺旋丝杠在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电机驱动下转动,当丝杠转动时,所述第一传送带体和第二传送带体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双螺旋丝杠的中间位置为光滑轴体,光滑轴体外套设有一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双螺旋丝杠之间通过齿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路径信息包括路径的长度、路径的始端和结束端位置、PCB物料的移动速度、生产设备的位置。
一种用于PCB传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主控制模块控制物料识别机构识别PCB物料的型号;
步骤二,主控制模块识别PC版的物料型号后,在数据库内查找对应的物料信息
步骤三,主终端根据物料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PCB物料的生产加工流程以及生产设备;
步骤四,主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库中的路径信息,为PCB物料规划传送路径、传送速度;
步骤五,主控制模块根据PCB物料信息,调整对应工序的出料传送带和回料传送带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骏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骏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3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