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SSP-II协议的时钟偏移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2948.X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0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黑新宏;梁中砥;王一川;姬文江;朱磊;张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42 | 分类号: | H04W4/42;H04W12/08;H04W56/00;B61L23/00;H04J3/0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蕊转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钟偏移量 分布曲线 时钟偏移 高铁 预警 时钟偏移更新 防护预警 会话通信 时钟更新 数据拟合 通讯过程 无线通信 预警机制 正常通信 次通信 发送方 时间戳 时效性 数据包 应答方 篡改 采集 攻击 | ||
1.一种基于RSSP-II协议的时钟偏移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高铁正常通信中时钟更新过程中的数据包;
步骤2,根据步骤1采集到的数据包计算通讯过程中的发送方和应答方的时钟偏移量;
步骤3,通过数据拟合,获取步骤2所得时钟偏移量关于时间t的分布曲线;
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分布曲线寻找时钟偏移量的极值范围;
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时钟偏移量的的极值范围,在随后的时钟偏移更新会话通信过程中,计算出新的时钟偏移量ΔT1,如果ΔT1不在步骤4所得时钟偏移量ΔT的极值范围内,则认定该次通信时间戳遭到了恶意的篡改;
步骤6,开启预警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SSP-II协议的时钟偏移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如下:
1)计算发起方的时钟偏移量;
设发起方的最大时钟偏移量为ΔTmax,发起方的最小时钟偏移量为ΔTmin,第一次消息交互时发起方发送消息时的时间戳t1,第一次消息交互时应答方接收发起方消息时的时间戳t2,第一次消息交互时应答方发送消息时的时间戳t3,第一次消息交互时发起方接收应答方消息时的时间戳t4;
ΔTmax=t4-t3 (1);
ΔTmin=t1-t2 (2);
2)计算接收方的时钟偏移量;
设接收方的最大时钟偏移量为ΔT'max,接收方的最大时钟偏移量为ΔT'min,第二次消息交互时发送方发送消息时的时间戳t5;第二次消息交互时应答方收到消息时的时间戳t6;
ΔT'max=t6-t5 (3);
ΔT'min=t3-t4 (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RSSP-II协议的时钟偏移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1,将步骤2计算的时钟偏移量导入EXCEL中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3.2,选择变量X、Y;
其中X为变量,Y为采集时钟偏移更新会话的次数;
步骤3.3,在EXCEL中,选择平滑曲线Smoothing spline类型的曲线,拟合出时钟偏移量关于时间t的分布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RSSP-II协议的时钟偏移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4.1,根据步骤3所得拟合曲线,在选定区域内由左至右找到第一个,第二个极值点,并把极值依次赋值给Tmax,Tmin;
步骤4.2,取每一次遍历的极值点的极值分别与Tmax,Tmin进行比较,若该极值点极值小于Tmin,则把该极值点的极值赋给Tmin;若该极值点极值大于Tmax,则把该极值点的极值赋给Tmax,若该极值点极值大于Tmin且小于Tmax,则继续遍历后面极值点;
步骤4.3,将所有的极值点遍历结束后,则得到时钟偏移量离散曲线的极值范围为(Tmin,Tmax)。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RSSP-II协议的时钟偏移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6.1,通知该通信区域安全人员立刻去检测问题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测是否已经被恶意攻击者入侵并控制;
步骤6.2,在GSM-R专属无线网络中,通过广播的形式将设备的异常情况以及设备编号告知该通信区域内所有的通信设备,警戒目标通信设备;
步骤6.3,在该通信区域的其他通信设备将收到的目标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包进行过滤或丢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29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