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脂精炼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2905.1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沐清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沐清洲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冯健强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脂精炼 原料油 皂角 剪切混合装置 原料油储罐 脱色 分离装置 脱色装置 脱酸装置 油脂品质 油脂损耗 储罐 毛油 精炼油脂 物理精炼 依次连接 油脂损失 精炼法 脱胶油 除杂 脱酸 精炼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脂精炼方法及油脂精炼系统,该方法以毛油或脱胶油为原料油,包括对原料油进行脱色以及脱酸的工序,以及在对所述原料油进行脱色之前,向所述原料油中加入皂角进行除杂的工序。油脂精炼系统包括原料油储罐、脱色装置、脱酸装置、皂角储罐、与原料油储罐和皂角储罐分别连通的剪切混合装置、分离装置、皂角泵,剪切混合装置、分离装置、脱色装置以及脱酸装置依次连接设置。本发明油脂精炼方法与现有化学精炼法相比,可以在保持精炼油脂品质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油脂损耗,与现有物理精炼法相比,可以在保持较少的油脂损失前提下改善油脂品质。本发明适合用于各类毛油的精炼,兼具油脂损耗小,油脂品质好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精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将动物和/或植物毛油精炼成可食用或者工业用油脂的精炼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从植物的种子里或者动物的组织中提取出来的油脂通常称为毛油,毛油除了主要含有的并有利用价值的甘油三酯(中性油)、甘油二脂外,还含有一些不需要的杂质,这些杂质包括但不限于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磷脂(Lecithin)、色素(Color body)、各种金属离子(metallic ions)、粘液、植物或者动物的细小组织残片等。因此,为满足生产与生活的需求,毛油必须通过精炼提纯,经过精炼提纯后的油一般称为精炼油脂或精炼油。精炼油脂可以用于供人食用,被人体吸收作为自身新陈代谢,或可以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
现有技术中,毛油的精炼方法主要有化学精炼法和物理经理法。化学精炼法的过程一般包括脱胶工序、碱炼工序、脱色工序和脱嗅(酸)工序,其中脱胶工序通常为毛油精炼的第一道工序,其主要目的是将毛油中含有的可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去除;碱炼工序通常为毛油精炼的第二道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除去脱胶工序中多余的酸液以及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采用的方式通常为直接向脱胶油中加入碱,加入的碱会与游离脂肪酸以及脂肪酸反应形成皂角,在下一工序前将皂角分离除去即可;脱色工序通常为毛油精炼的第三道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除去毛油中的色素,同时也用于除去前述工序中产生的一些杂质物质,杂质物质例如中和工序中未被分离掉的残留的皂角;脱嗅(酸)工序通常为毛油精炼的第四道工序,其主要目的是将脱色后油脂中残留的游离脂肪酸以及气味物质从油脂中分离出去,脱嗅(酸)之后得到的油脂通常即为精炼油脂。脱嗅(酸)工序采用的方式主要为高温气提法:将脱色后的油脂加热到游离脂肪酸蒸发温度,在真空下,伴随汽提蒸汽,将脱色油中残留的游离脂肪酸和气味物质从油脂中蒸馏出来,馏出物(蒸汽、游离脂肪酸和少量的脂肪酸)随后通过分次冷凝的方式分别冷凝下来。
从如上所述的化学精炼方法中很容易发现,碱炼工序与脱嗅(酸)工序在脱除游离脂肪酸方面的功能是相似的。碱炼工序主要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原理脱除游离脂肪酸,而脱嗅(酸)工序则利用不同的沸点蒸发冷凝的原理脱除油脂脂肪酸。
在碱炼工序中,需要加入碱液。然而毛油中同时含有游离脂肪酸与中性油(甘油三酯),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区分,游离脂肪酸与中性油(甘油三酯)在与碱液的反应过程中几乎同时进行,所以如果加入碱的量刚好等于游离脂肪酸的量,则无法有效除去游离脂肪酸;如果加入碱的量比游离脂肪酸中和所需的量多,除了能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外,同时也将导致中性油(甘油三酯)的损失并产生额外的皂角废渣。截止目前,未见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物理精炼法与化学精炼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不进行碱炼工序,而主要通过汽提的方式,将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提取出来(即最后的脱嗅(酸)工序)。物理精炼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中性油的损耗,因此,物理精炼的得率高于化学精炼。但是,对于品质较差的毛油,一般都伴随着油品色泽偏深,同时,毛油中的金属离子、色素等在物理精炼的高温汽提下,导致精炼后油品色泽较深以及导致货架寿命较短的问题。
由此大多数的实际生产中,为了确保获得比较高品质的精炼油脂,往往选择化学精炼法并且为了比较彻底地中和掉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生产者往往选择加入大大超过理论加碱量的碱(超量一般在25%以上),而这如前所述,将会导致中性油的严重损失并产出大量的皂角渣,加大了固体废物排放以及增加了相应的处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沐清洲,未经沐清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2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