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12651.3 | 申请日: | 201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能武;李政佑;傅光;祝雷;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5/10;H01Q5/20;H01Q5/307;H01Q1/27;H01Q1/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融合 剖面 双频 波束 微带 天线 | ||
1.一种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设置有矩形辐射微带、矩形寄生微带、介质基板以及金属底板;
矩形辐射微带与矩形寄生微带附着于介质基板,位于天线的最上层;介质基板位于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的中间层;金属底板位于介质基板的下层;
所述矩形辐射微带与矩形寄生微带之间有一缝隙用以辐射线极化电磁波;
所述介质基板上沿矩形辐射微带与矩形寄生微带的边缘打金属通孔;
所述金属底板位于整个天线的最下方,安装射频接头;
所述矩形辐射微带是天线的辐射单元,通过同轴探针进行馈电;矩形辐射微带的长宽分别为0.68λ、0.17λ;矩形辐射微带上靠近辐射缝隙一侧沿中心对称位置开两条横缝,调整天线的谐振点,缝长0.07λ;在同轴馈电位置远离辐射缝隙一侧,开一条纵缝,调整天线的阻抗匹配,缝长0.10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寄生微带是天线的寄生单元;矩形寄生微带的长宽分别为0.68λ、0.17λ;矩形寄生微带上靠近辐射缝隙一侧沿中心对称位置开两条横缝,用来调整天线的谐振点,缝长0.07λ;通过调整矩形辐射微带与矩形寄生微带上的四条横缝实现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的双频带特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辐射微带与矩形寄生微带之间有一宽度为0.04λ的缝隙用以辐射线极化电磁波,且线极化电磁波具有宽波束的特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位于天线的中间层;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形成原理,在介质基板上沿矩形辐射微带与矩形寄生微带的边缘打金属通孔,介质基板厚度小于0.03λ,实现天线的低剖面特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头置于金属底板的下侧,所述射频接头的同轴探针穿过所述介质基板,与辐射微带贴片进行焊接,所述射频接头的外皮与金属底板连接。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的飞行器。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模融合的超低剖面双频宽波束微带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26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