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载波注入型低压线路路径寻踪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9624.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哲;王珊珊;王博;张翮;杜晗;焦怡明;桂建廷;姚楠;徐华楠;吴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线路 检测仪 低压输电线路 高频信号 高频载波 注入型 载波信号发生器 低频放大电路 高频放大电路 信号发生器 检波电路 插头 远距离 直观 追踪 查找 转换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载波注入型低压线路路径寻踪仪,包括载波信号发生器和检测仪,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通过导线或插头将高频信号注入低压输电线路中,所述检测仪由LC谐振回路、高频放大电路、差拍检波电路、低频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检测仪感应低压输电线路中的高频信号,然后将其转换成供检测人员直观判断的信号,实现低压线路路径的远距离追踪查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频载波注入型低压线路路径寻踪仪。
背景技术
由于低压配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居民点集中的城市居民社区,而城市居民点大都是些小巷道及死胡同,并且是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线及不同台区的电力线经常走线方向和路径一样,混淆在一起,分不清彼此。供电公司的低压用电服务班、供电所及低压线路施工人员在线路T接和故障处理中,经常会遇到低压线路路径无法正确查找的难题。
现有的低压电力线路路径查找仪是通过电子元件感应附近220V电场强度或注入一个音频信号,用多匝线圈经放大器放大后接收,通过电场强度识别或接收到的声音来识别电力线路路径。现有的电力线路查找仪由于探测距离较近,只适合室内装修房子时用来查找墙内暗线路径,不适合供电施工操作人员对室外低压电缆或架空线路路径的寻找。
授权公告号为 CN 2132355 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用于用户话机线以及其他独立双线回路断线、特别是线内隐藏断线等障碍部位探测的断线探测仪。它由探测信号发生器及接收器组成,信号发生器内设置了两组用于分配信号及线路接地的组合开关,在机内控制信号作用下协调工作,使接收器能以30公分以上的距离眼线感应探测,能可靠识别线路良好、单线断、双线断。方便迅速地找到障碍点,墙内暗线故障或路径亦可方便探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小巧,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靠性强、低耗电等优点。但是该实用新型只能在不带电的线路中检测查找断线,而不能进行输电线路的带电寻踪。
授权公告号为 CN 2214718 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电子感应寻线器,由振荡器和接收机两部分组成,其中:振荡器由一个外壳,脉冲节拍发生器、音频振荡器和短路检查电路组成。接收机由一个外壳、低频乙类放大器IC 和源极跟随器B1组成。振荡器和接收机为两个独立部件,互相配合使用可寻查线缆诸多芯线中的任一对线。并无需对要查的线缆剥皮,延长了线路的使用寿命。其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结构合理,容易实施。本实用新型是用在对不带电的通信线路进行寻线工作中,且需要近距离使用,不适合低压输电线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频载波注入型低压线路路径寻踪仪,实现远距离室外低压输电线路的路径查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频载波注入型低压线路路径寻踪仪,包括载波信号发生器和检测仪,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通过导线或插头将高频信号注入低压输电线路中,所述检测仪由LC谐振回路、高频放大电路、差拍检波电路、低频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检测仪感应低压输电线路中的高频信号,然后将其转换成供检测人员直观判断的信号,实现低压线路路径的远距离追踪查找。
优选地,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330KHZ高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检测仪对330KHZ高频信号的有效感应距离为0.1-5米。
优选地,LC谐振回路是高频磁棒和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回路的谐振频率为330KHZ。
优选地,高频磁棒上另一组电感线圈通过电容耦合到高频放大电路三极管的基极。
优选地,高频放大电路是由LC谐振回路输出的信号流在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间流过,通过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控制集电极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9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