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9601.X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廖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意民 |
主分类号: | F03B17/04 | 分类号: | F03B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吴静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架 环形通道 静态液体 浮力 浮体 封闭管道 开放 筒壁 液面 首尾相连 装置结构 动力轮 交接处 连接绳 侧旁 静水 转动 发电 消耗 配置 应用 帮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包括配置于静态液体环境的环形通道,环形通道包括筒壁呈封闭式的封闭管道以及筒壁呈开放式的开放管架,开放管架的两端与封闭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开放管架具有位于液面以上的第一开放管架和位于液面以下的第二开放管架,第一开放管架与封闭管道的交接处位于液面上方;在环形通道内沿着环形通道设置有多个首尾相连的浮体,每一浮体的自身重力小于静态液体的浮力,相邻的两个浮体通过至少一连接绳连接;在开放管架的侧旁设置有由上升的浮体带动转动的动力轮。上述装置结构简单,利用静水的强大浮力实现全天候不停地产生强大的发电用的动力,无需任何外加动力帮助和消耗任何资源,应用方便、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是人类必需的,很多国家都严重缺电。人们一直都想获得无污染或可再生的能源,特别是巨大而容易获得的全天候可再生能源。静水浮力是一种巨大而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但目前现有技术中利用浮力发电的装置的结构通常较复杂,成本高;且通常需要置于海洋中,利用海洋的浮动才能产生强大动力,应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浮力发电的装置的结构复杂导致成本高以及应用受限等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包括配置于静态液体环境的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包括筒壁呈封闭式的封闭管道以及筒壁呈开放式的开放管架,所述开放管架的两端与所述封闭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开放管架具有位于液面以上的第一开放管架和位于液面以下的第二开放管架,所述第一开放管架与所述封闭管道的交接处位于液面上方;在所述环形通道内沿着所述环形通道设置有多个首尾相连的浮体,每一所述浮体的自身重力小于所在静态液体的浮力,相邻的两个所述浮体通过至少一连接绳连接;在所述开放管架的侧旁设置有由上升的所述浮体带动转动的动力轮。
在本发明的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中,所述开放管架包括沿开放管架的轴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套环,在多个所述套环内连接多根平行的支条。
在本发明的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中,所述第二开放管架与所述封闭管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软管的内径比所述浮体的外径大0-2mm。
在本发明的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中,所述软管与所述第二开放管架相连接的一端的外周还套接有软橡胶圈,且所述软橡胶圈与所述软管之间通过紧固件相对固定,所述软橡胶圈的内径小于所述浮体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中,所述动力轮沿径向凸伸设置有多个被所述浮体推动的轮齿。
在本发明的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中,所述轮齿上开设有用于减小转动阻力的至少一贯穿孔和/或至少一第一缺口;所述轮齿被所述浮体碰接的表面设置有用于防震的防震胶垫。
在本发明的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中,所述环形通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是弧形通道,且该两条弧形通道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排列的用于便于所述浮体移动的滚轮。
在本发明的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中,所述第一开放管架与所述封闭管道的交接处位于所述环形通道的顶端端点处,所述动力轮的轮齿与所述浮体相碰接的位置是位于所述环形通道的顶端的弧形通道的一端端部;所述开放管架上相对于所述动力轮的轮齿与所述浮体相碰接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所述轮齿通过的第二缺口;所述环形通道的顶端开设有用于维修的维修口;所述第一开放管架与所述封闭管道之间相互伸缩连接。
在本发明的利用静态液体浮力产生动力的装置中,所述封闭管道上靠近所述封闭管道与所述第一开放管架之间的交接处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开设在所述封闭管道的内侧的侧壁;所述封闭管道位于所述环形通道的底端端点处开设有抽水孔,所述抽水孔开设在所述封闭管道的外侧的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意民,未经廖意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9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电蓄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桨叶可变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