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单级斜齿行星减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9496.X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邹天刚;桂林;张金乐;刘启佳;毛飞鸿;盖江涛;周广明;冯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轮 啮合 太阳轮 行星减速器 轮毂电机 驱动装置 内齿圈 齿圈 单级 双联 斜齿 制动 电机 减速器 单级行星减速器 渐开线斜齿轮 行星架输出 传动效率 电机壳体 动力传动 浮动齿圈 几何边界 减小振动 双联齿轮 约束要求 传动比 输入轴 外齿轮 行星架 齿面 修形 噪声 合并 优化 | ||
本发明属于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单级斜齿行星减速器,其采用内外啮合双联排,包括: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其中,太阳轮输入,行星架输出,齿圈制动。太阳轮与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组成双联齿轮,远离电机的第一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靠近电机的第二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内齿圈与外齿轮啮合并固定连接到电机壳体上实现制动。本发明通过优化内外啮合双联排布局,在满足寿命和几何边界约束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单级行星减速器的传动比,另外,该减速器采用渐开线斜齿轮、浮动齿圈和齿面修形技术,有利于减小振动、噪声并提高传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单级斜齿行星减速器。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集成到轮毂内,包括:电机、行星减速器、轮胎、轮毂和制动器等,其中,行星减速器将电机转速和扭矩经过降速增扭后传递到车轮,以满足整车机动性能的要求。为减少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质量、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需降低电机转矩。因此,在高紧凑和长寿命的约束条件下,应尽量增加减速器的减速比。目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减速器多采用单级行星减速器、两级行星减速器和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其中,单级行星减速器结构简单,但减速比较小,相同的车速和车轮半径,电机转速低,电机功率密度无法有效提升,另外,同等减速比和寿命的要求下,单级行星减速器的径向尺寸更大。两级行星减速器的减速比较大,但结构复杂,需要的轴向空间更大,且加工成本较高。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可获得很高的传动比且结构紧凑,但传动效率较低,对加工工艺和成本的要求高。
综上,尽管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已经很大程度上简化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是实现车辆高机动性、高通过性的关键技术,已成为未来动力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当前减速器传动方案难以满足未来对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多样性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展新型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减速器方案设计。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单级斜齿行星减速器方案,在满足高紧凑和长寿命的约束条件下,要求尽量增大轮边减速器的减速比,以适应整车对降低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电机扭矩的迫切需求。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单级斜齿行星减速器,所述减速器采用内外啮合双联排,其中,太阳轮输入,行星架输出,齿圈制动;
所述减速器包括:太阳轮1、多个行星轮组、内齿圈4、行星架5、外齿轮6、减速器壳体7、制动盘20;
其中,所述多个行星轮组中,每一个行星轮组均包括一个第一行星轮2及一个第二行星轮3;
所述太阳轮1与电机联结,作为减速器的输入,太阳轮1支撑在行星架5上,同时太阳轮1还支撑在外齿轮6上,太阳轮1与所述多个行星轮组中的多个第一行星轮2啮合,所述多个行星轮组中的多个第二行星轮3与内齿圈4啮合,每个第一行星轮2与对应的一个第二行星轮3成对设置,由此组成一组双联齿轮,从而多个行星轮组形成多组双联齿轮;每组双联齿轮均支撑在行星轮轴上;
所述行星轮轴与行星架5固定连接,内齿圈4与外齿轮6啮合并轴向限位,外齿轮6连接到电机壳体上,行星架5与减速器壳体7固定连接;
所述制动盘20固定连接到减速器壳体7上,减速器壳体7连接到轮毂上,减速器壳体7支撑在外齿轮上6。
其中,所述减速器包括两个油封,分为第一油封16及第二油封17,所述第一油封16安装在外齿轮6一侧,所述第二油封17安装在减速器壳体7一侧。
其中,所述太阳轮1、第一行星轮2、第二行星轮3、内齿圈4和外齿轮6均采用渐开线斜齿轮,内齿圈4采用浮动支撑方式,太阳轮1、第一行星轮2和第二行星轮3采用齿面修形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9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九星齿轮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