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钢结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9379.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9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孙庭;沈骏;郭玉宝;宋龙;何心刚;陈喆;陈洪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钢结构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多层钢结构安装方法包括:待土建地下室底板与换撑浇筑完成,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基坑支撑体系拆除;据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将基坑划分为多个区块,每一区块划分为位于两侧的短跨和位于中间的长跨;针对每一区块,将每一根钢柱的首节钢柱吊装至对应区块的短跨内对应首节高度位置处,每两根钢柱的首节钢柱吊装完成后,在每两根钢柱的首节钢柱顶部间吊装首层主梁;依次吊装短跨内的其他节钢柱和每两根钢柱的对应其他节钢柱顶部间连接的主梁直至吊装至顶层;在吊装完成每层主梁时,依次安装对应区块的短跨内的主梁之间连接的次梁;将对应区块的长跨内侧第一排主梁依次吊装至顶层,按照由内向外顺序依次将长跨内的主梁和次梁吊装至顶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钢结构分区跨内安装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多层钢结构安装需要待地下室结构顶板全部封顶并回填完成后,方可进行地上的钢结构吊装,同时在地下室顶板上吊装,为了满足地面吊装设备承载力要求,需要在地下室顶板设置临时加固措施。这种施工方法施工成本高、速度慢、安全控制要求高。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施工成本、有利于工期、安全风险小等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层钢结构安装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钢结构安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土建地下室底板与换撑浇筑完成,同时采用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S2、进行基坑支撑体系拆除;
S3、根据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将基坑划分为多个区块,每一区块划分为位于两侧的短跨和位于中间的长跨;
S4、针对每一区块,钢结构吊装将每一根钢柱的首节钢柱吊装至对应区块的短跨内对应首节高度位置处,每两根钢柱的首节钢柱吊装完成后,在每两根钢柱的首节钢柱顶部之间进行首层主梁的吊装;
S5、依次吊装对应区块的短跨内的其他节钢柱和每两根钢柱的对应其他节钢柱顶部之间连接的其他层主梁,直至吊装至顶层,钢柱和主梁结构形成框架单元;
S6、在吊装完成每层主梁时,依次安装对应区块的短跨内的主梁之间连接的次梁;
S7、将对应区块的长跨内侧第一排主梁依次吊装至顶层,并按照由内向外顺序依次将长跨内的主梁和次梁吊装至顶层。
在本方案中,可大量减少顶板养护工期,减少地下室临时支撑加固措施,以及常规安装方法所带来的扬尘污染,极大地加快了施工速度。
较佳地,在步骤S1中,地下室底板与换撑浇筑至围护桩边,且换撑施工优先于底板施工前完成,在换撑施工完成后进行分块分区底板浇筑施工。
较佳地,在步骤S2中,根据分区底板混凝土及换撑强度时间先后关系,支撑按分区先拆除部分区域支撑。
较佳地,在步骤S3中,采用汽车吊在基础底板上进行多层钢结构吊装,每个区块多层钢结构安装总体方向均为由北向南。
较佳地,在步骤S3中,同一跨内的钢构件安装顺序为由下向上、由主及次、由西向东。
较佳地,还包括以下步骤:S8、待各分区钢结构安装完成,同时满足土建结构施工工作面的情况下,进行地下室配套土建结构墙、板、柱和梁施工。
较佳地,还包括以下步骤:S9、分区地下室配套土建结构顶板完成后,由下而上逐层进行上部配套土建结构施工。
本方案先实施分区地下室配套土建结构,再实施由下而上逐层的上部配套土建结构,从而实现独立作业,严禁垂直交叉立体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9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