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腰腹膈胸廓康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8515.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赵小荔;麦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孜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12;A63B23/08;A63B71/06;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廓 侧翼 框架支撑体 后靠 腰腹 医疗器械领域 动作设计 解除疲劳 设备范畴 生理机能 生理解剖 上肢 腹凸 对称 乏力 归属 协同 呼吸 纠正 配合 协调 | ||
本发明公开了腰腹膈胸廓康体机,包括框架支撑体、设在框架支撑体上方的框架后靠和对称设在框架后靠两侧的第一框架侧翼和第二框架侧翼。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人们日常的纠正乏力解除疲劳的动作设计,结合人体相应的生理解剖对应关系,科学有机地完成理论与肌体的共相需求,可为引导使用者实现上肢屈缩、抬举、背向扩展、挺胸背仰、挺腹凸腰等动作,同时配合呼吸动腹协同实施,可促使腰、腹、膈和胸廓的生理机能协调提升。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归属医养设备范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归属医养设备范畴,特别涉及人体机能提升的医养系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惠民工程的进一步迈进,大健康民生工程得以高速推进,在医疗、康复、康养、健康保健、颐寿养老之大力扶持改革发展之时,医养(又称“颐养”)理念和方式运作推出,又为国人健康和老龄化人群设置了益境,本发明是继医疗康复治疗设备、康复训练设备、康复保健设备、老年人生活辅助设备等形成理念和设施设备后研发推出的,以提高人体器官机能,并调动人体诸器官老化、退变、衰竭、违生理异变等潜在机能,在提升组织器官潜在机能的同时,以生活动作的组合形式,达到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动能的协调归属,而益寿延年的康复健体设备(非健身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腰腹膈胸廓康体机,是为提升人体潜在生理机能及其组织器官的协调生理回归、顺应人体潜在生理机能萌现的医养设备,本发明可促使腰、腹、膈和胸廓的生理机能协调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腰腹膈胸廓康体机,包括框架支撑体、设在框架支撑体上方的框架后靠和对称设在框架后靠两侧的第一框架侧翼和第二框架侧翼;
框架支撑体包括底座框架和设在底座框架上方的座凳,框架后靠、第一框架侧翼和第二框架侧翼分别设在座凳的周围;
框架后靠包括布置在底座框架一侧的后框架、设在后框架上的腰背后靠、第一肩臂撑架和第二肩臂撑架,第一肩臂撑架和第二肩臂撑架设在腰背后靠的上方;
腰背后靠上设有向后框架方向凹陷的腰部贴附面,腰背后靠向座凳的方向伸出,腰背后靠与后框架之间设有弹性连接机构和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带动腰背后靠振动和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
第一肩臂撑架包括设在后框架上的第一扭转机构和设在第一扭转机构上的肩臂支撑,肩臂支撑与第一扭转机构铰接;
第二肩臂撑架与第一肩臂撑架结构对称;
第一扭转机构使第一肩臂撑架和第二肩臂撑架上的肩臂支撑具有向后框架中央相互合拢的趋势,第一扭转机构使第一肩臂撑架和第二肩臂撑架上的肩臂支撑在受外力时可绕第一扭转机构旋转并相互张开;
第一框架侧翼包括侧翼框架、设在侧翼框架上的第一动力支杆、设在第一动力支杆上的扶手托臂撑托、设在扶手托臂撑托的一端与第一动力支杆之间的第二扭转机构和控制第二扭转机构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侧翼框架与底座框架连接,侧翼框架与后框架连接,第一动力支杆使扶手托臂撑托可向后框架的方向滑动,第二驱动机构可通过第二扭转机构控制扶手托臂撑托与第一动力支杆之间的扭矩,扶手托臂撑托包括扶柄和设在扶柄一端的肘托,第二扭转机构设在扶柄与肘托之间;
第二框架侧翼与第一框架侧翼结构对称。
作为改进,底座框架与座凳之间设有第二动力支杆,第二动力支杆使底座框架与座凳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作为改进,第二动力支杆与座凳之间设有第三动力支杆,第三动力支杆使座凳与后框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作为改进,后框架与弹性连接机构之间设有第四动力支杆,第四动力支杆使后框架与弹性连接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作为改进,后框架与第一扭转机构之间设有第五动力支杆,第五动力支杆使后框架与第一扭转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孜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孜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8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