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BIM与AR技术进行复杂构造与工艺剖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8405.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7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孙西濛;叶锦华;邓博;宁伟;贾惠文;李博森;杨志平;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构造 特征图 打印 施工工艺 制作 捕捉 摄像头 剖析 工程技术 工程建设 结构构造 开发工具 物体实现 展示内容 融合 移动端 扫描 虚拟 便利 发布 开发 | ||
一种利用BIM与AR技术进行复杂构造与工艺剖析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与AR技术领域。1、建立复杂构造与施工工艺模型;2、制作AR特征图卡或3D模型;3、特征图卡打印或3D物体打印;4、将BIM模型导入AR开发工具进行开发;5、制作复杂构造与工艺动画;5、制作UI界面实现工艺描述;6、发布AR程序;7、扫描AR特征图卡或3D物体捕捉实现AR展示内容。本方法利用PC端或移动端摄像头捕捉特征图卡或3D打印物体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使得复杂的结构构造与施工工艺得到形象、便利的展现,能够显著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理解与沟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与AR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AR技术对复杂BIM模 型和施工工艺进行剖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BIM技术是当前工程建设行业的热点,与传统二维图纸及冗长难懂文字方 案相比,BIM技术良好的可视化效果能够显著加快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和 施工方案的理解,然BIM模型本身以及其承载的大量工程信息需要专业的BIM 工程师在专业的BIM软件上才能查阅,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很难掌握;若通过BIM 技术渲染出动画,则很难全面表达其工程信息,且不支持视角变化、放大缩小、 信息查询等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BIM与AR技术进行复杂构造与工艺剖析 的方法,通过利用摄像头捕捉特征图卡或3D物体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从而 更便捷地查阅三维模型、工艺动画和工程信息。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利用Revit软件建立模型,导 出为FBX格式。
步骤2:制作特征图卡或3D模型。利用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制作特征 图卡;3D模型由Revit软件建立。
步骤3:特征图卡或3D模型打印,特征图卡用普通打印机A4纸打印,如 是3D模型,则需要将3D模型转化为STL格式,利用3D打印机进行打印。
步骤4:将步骤1中BIM模型导出为FBX格式,在Unity开发平台中调用, 并安装Vuforia-sdk,设置好ARCamera以及Target(图片为ImageTarget,3D物 体格式为CylinderTarget和ObjectTarget)。
步骤5:在Unity平台中,利用C#语言制作复杂构造与施工工艺剖析动画, 并与模型相关联,以备调用。
步骤6:利用UI控制面板,按结构构造分类及工艺流程步骤,输入文字说 明,并设置好对应调用关系。
步骤7:发布AR应用程序,用于PC端或移动端安装。
步骤8:打开应用程序,用摄像头扫描特征图卡或3D打印物体,识别匹配 后即可调用AR内容。
(1)本发明涉及的特征图卡或3D物体便于携带,内涵大量工程信息。
(2)BIM模型配合有剖析动画与UI界面控制面板,形象直观,方便调用。
(3)利用AR技术可以实现虚拟物体与现实环境的融合,通过移动摄像头, 特征图卡或3D打印物体可以实现以不同视角、视距查询复杂构造或工艺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利用Revit软件建立模型,导 出为FBX格式。
步骤2:制作特征图卡或3D模型。利用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制作特征 图卡,特征图卡结合工程特点,利用文字、形状、颜色和对比度四种方式避免单 调与重复,突出图卡特征;3D模型由Revit软件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8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