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膨胀土土体降雨入渗系数的跟踪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7737.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02 | 分类号: | E02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膨胀 土土体 降雨 入渗 系数 跟踪 观测 方法 | ||
1.一种测定膨胀土土体降雨入渗系数的跟踪观测方法, 是一种通过埋设体积含水量探头、位移计对土体不同深度土层的体积含水量、膨胀变形进行跟踪观测,再通过分析不同深度土层的体积含水量、膨胀变形量的观测数据,以最大体积含水量拐点为第一判别标志,以最大膨胀变形量拐点为辅助分析标志,并根据对判别标志相对应的响应时间的分析和计算求得膨胀土土体降雨入渗系数的方法;所述的一种测定膨胀土土体降雨入渗系数的跟踪观测方法,其步骤特征是:
1)所述的跟踪观测方法宜在雨季来临前一个月根据需测试的深度开始开挖观测坑(1),观测坑深度不大于3m;
2)在开挖观测坑(1)的上坡方向的坑壁上,等距离自上往下按体积含水量探头编号(W0)、(W1)、(W2)、(W3)、(W4)自上往下依次埋设体积含水量探头;同时在自上往下的各深度范围(h1)、(h2)、(h3)、(h4)的位置依次埋设位移计(7)、(8)、(9)、(10),注意上下相邻两个位移计的同一深度的两个定位板,在水平方向应以平行错开方式埋入;
3)进行初测,检测仪器埋设情况,调整位移计,注意保证位移计既有膨胀变形测试量程,也有收缩变形测试量程,但位移计初始读数值应小于半量程值;
4)现场测定各体积含水量探头位置土的含水量,计算体积含水量,并对比体积含水量探头初始数据,以检查仪器安装是否合格,如两者相对差值大于2%,应重新安装,直至两者相符;
5)将含水量探头和位移计的导线引出坑壁,分层回填压实观测坑;
6)建立体积含水量自动观测站(5)及位移量自动观测站(6),并开始自动跟踪观测,跟踪观测时间为一年;
7)以最接近地面(3)的第一个体积含水量探头(W0)测得第一个最大体积含水量曲线的拐点W0MAX作为判别标志,测得的相应时刻作为降雨入渗系数响应时间计时计算的起始时刻,记为T0;以第二个体积含水量探头(W1)测得第一个最大体积含水量曲线的拐点W1MAX作为判别标志,测得的相应时刻作为第一个位移计(7)范围的降雨入渗系数响应时间计时计算的结束时刻,记为T1,相对应的第一个位移计(7)测得的长度为h1S;第一段土层范围(S1)的降雨入渗系数,记为KS1,采用计算式式①进行计算;
KS1=h1S/(T1-T0) ①
式中:KS1---第1段土层范围(S1)的降雨入渗系数,单位m/s;
h1S---第一个位移计(7)T1时刻测得的长度,单位m;
T1---第1段土层范围(S1)的降雨入渗系数响应时间的计时计算结束时刻,单位s;
T0---第1段土层范围(S1)的降雨入渗系数响应时间的计时计算起始时刻,单位s;
8)第二段土层范围(S2)、第三段土层范围(S3)、第四段土层范围(S4)的降雨入渗系数可参照步骤7)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77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