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生产中废热利用制中压蒸汽的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7305.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8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尹超;孙作龙;张良;马瑞宝;徐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博众诚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2B33/18;F22B35/00;F22G1/16;F22G5/00;C01B17/74 |
代理公司: | 37205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增娣 |
地址: | 2565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化器 中压蒸汽 废热利用 硫酸生产 工艺气冷却器 加热器 工艺气 换热器 床层 锅炉水预热器 硫酸生产过程 第二催化剂 第一催化剂 蒸汽过热器 废热锅炉 废热资源 工艺需求 节能减排 硫酸制备 装置末端 装置特点 除氧器 汽包 新能源 分配 | ||
1.一种硫酸生产中废热利用制中压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除氧器(1),锅炉水预热器(2),汽包(3),废热锅炉(4),工艺气冷却器(5),转化器床间换热器(6),工艺气加热器(7),蒸汽过热器(8);工艺气冷却器(5)设置在第一SO2转化器装置末端;上述转化器床间换热器(6)设置在第一SO2转化器中,具体分布在第一SO2转化器第一催化剂床层与第二催化剂床层之间;工艺气加热器(7)设置于第二SO2转化器前端;
其中,除氧器(1)连接锅炉水预热器(2)然后连接到汽包(3)进水口;汽包(3)与废热锅炉(4)通过第一出水管(9)和第一回流管(11)连接;汽包(3)与工艺气冷却器(5)之间也通过第二出水管(10)和第二回流管(12)连接;汽包(3)的出汽管主线(13)通过流量调节阀(13-1)进行分支,出汽管主线(13)末端连接蒸汽过热器(8),出汽管支路(14)依次连接转化器床间换热器(6)、工艺气加热器(7)后连接到出汽管主线(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中压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蒸汽过热器(8)后设置有压力自控系统及温度感应器(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中压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水管(9)和第二出水管(10)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9-1)和(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中压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汽包(3)上设置有压力及温度感应器(15)。
5.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制中压蒸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工业除盐水经过除氧器(1)除氧后进入锅炉水预热器(2)中进行加热后,进入汽包(3),汽包(3)中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9)和第二出水管(10)分别进入到废热锅炉(4)和工艺气冷却器(5)进行换热后经过第一回流管(11)和第二回流管(12)返回汽包(3),汽包(3)中的蒸汽通过出汽管主线(13)输出,根据转化器床间换热器(6)和工艺气加热器(7)的需求使部分蒸汽通过出汽管支路(14)进入转化器床间换热器(6),利用此处的废热进一步使蒸汽升温后,流向工艺气加热器(7)换热降温后输出,与出汽管主线(13)中的蒸汽混合后流向蒸汽过热器(8)进一步加热后通过压力自控系统及温度感应器(16)控制输出中压蒸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中压蒸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除盐水在锅炉水预热器(2)预热后温度为:100℃-10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中压蒸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汽包(3)的压力在5.6-6.5MPa,温度在270-27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中压蒸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出水管(9)和第二出水管(10)上的流量调节阀(9-1)和(10-1)调节汽包(3)与废热锅炉(4)以及工艺气冷却器(5)间的水汽流量控制汽包(3)的压力和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中压蒸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出汽管支路(14)的蒸汽通过转化器床间换热器(6)升温至500-51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中压蒸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锅炉水预热器是利用WSA冷凝器中的废热,冷空气在WSA冷凝器中通过换热升温后,通过热空气管线引入到锅炉水换热器中,与来自除氧器的除氧水进行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博众诚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博众诚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73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