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6589.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杰;丁幽咪;邱波;丁芳;葛阳春;冯开来;徐伟;姚敏;毛晓蓉;傅昌;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统 建筑 屋面 防水 保温 做法 | ||
1.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包括屋顶(1),所述屋顶(1)由多个依次排列的椽子(11)以及连接于多个所述椽子(1)之间的桁条(12)组合形成,相邻的椽子(11)之间固定有椽档(2);所述屋顶(1)与外界相隔的一侧为屋面(13);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13)的外侧固定有防水结构(3),所述防水结构(3)包括固定于屋面(13)外侧的防水卷材(31);所述屋面(13)的内侧固定有保温结构(7);所述保温结构(7)包括多根固定于所述屋面(13)内侧的连接龙骨(71),所述连接龙骨(71)平行于桁条(12)设置,且所述连接龙骨(71)沿着屋面(13)等间距间隔布置;在连接龙骨(71)远离屋面(13)的一侧粘贴垫块(711)进行找平,接着将保温板(72)放置于连接龙骨(71)上;将木销或者钉子打入到保温板(72)内,并穿过垫块(711)进入到连接龙骨(71)内;所述连接龙骨(71)远离屋面(13)的一侧固定有保温板;保温板(72)沿着屋面( 13) 内侧均布,且每块保温板(72)至少与两根连接龙骨(71)进行固定;相邻的保温板(72)之间形成接缝(721),在接缝(721)的位置用灰刀嵌入腻子并抹平;在腻子上覆盖一层玻璃丝带(81),并用灰刀将玻璃丝带(81)压入到腻子中,再用腻子将玻璃丝带(81)覆盖使得接缝(721)中的腻子形成腻子填充层(8);腻子填充层(8)的一侧与保温板(72)远离屋面(13)的一侧齐平,且玻璃丝带(81)位于腻子填充层(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7)的施工步骤如下:将连接龙骨(71)固定于椽子(11)上,在保温板(72)远离屋面(13)的一侧固定饰面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结构(7)的施工过程中,在连接龙骨(71)上远离屋面(13)的一侧设置垫块(711)进行找平后,再将保温板(72)固定于所述连接龙骨(7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条(12)固定于椽子(1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3)的施工过程如下:在椽子(11)上远离桁条(12)的一侧固定木望板(111),然后将防水卷材(31)粘贴于木望板(111)远离屋面(1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结构(3)的施工过程中,防水卷材(31)粘贴完毕后,在相邻防水卷材(31)的连接处覆盖附加卷材(3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结构(3)的施工过程中,在防水卷材(31)远离屋面(13)的一侧铺设水泥砂浆形成找平层(4),在找平层(4)上安装挂瓦结构(5),然后在挂瓦结构(5)上挂瓦片(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5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面泡沫混凝土结构
- 下一篇:排风结构及幕墙屋面出风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