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漫游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6288.4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1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慕磊;薛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全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4/02;H04W4/021;H04W4/029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施建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漫游 信号覆盖 实时位置信息 邻近 认证信息存储 认证服务器 认证信息 用户连接 用户移动 优化 漫游 相交 认证 预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漫游优化方法,涉及无线漫游技术领域。在用户连接到AP设备时,认证服务器对用户进行认证,并将用户的认证信息存储在本地;AC设备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预测用户接下来所处的位置范围,AC设备对信号覆盖范围与所述位置范围存在相交的邻近AP设备下发对应用户的认证信息;用户移动至邻近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用户直接连接至该邻近AP设备。本发明在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实现无缝的漫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漫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漫游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应用愈发广泛,AC-AP布网模式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学校,商场,广场和许多企业等场合内逐渐普及开来。因为每台AP的信号覆盖范围有限,这就导致一个大型网络环境必须存在多个AP,以达到信号的全面覆盖,而AP的微单元互相有一定范围的重合时,无线用户可以在整个WLAN覆盖区内移动,此时用户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信号的切换,无线网卡会自动发现附近信号强度最大的AP,并连接到新AP,通过这个新AP来收发数据,因此无线漫游技术应运而生。
请参照图1,现有的漫游过程如下:(1)用户搜索到AP1信号,向AP1发送连接请求,AP1作出回应;用户在此向AP1设备发送认证报文请求接入,AP1回应认证响应报文,交互完成,建立连接。(2)当用户向前移动,感知到AP2信号强度渐大,AP1信号强度渐弱,当信号强度差别达到一定限制时,终端用户开始向AP2发起连接和认证请求,通过认证之后,终端用户与AP2成功建立连接,连入网络。
在现有的无线漫游过程中,终端用户连接的信号从AP1切换到AP2,用户在当前信号渐弱的情况下向AP2发送连接请求,而报文的交互与用户的信息认证都需要时间完成,不可避免地发生延迟;如果网络环境发生波动,还会造成连接中断或者请求连接失败的结果。在用户对于上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如果用户在切换信号时发生阻塞或者延迟,那么对于部分延迟敏感的应用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切换效率降低,用户体验也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有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漫游优化方法,在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实现无缝的漫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漫游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连接到AP设备时,认证服务器对用户进行认证,并将用户的认证信息存储在本地;AC设备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预测用户接下来所处的位置范围,AC设备对信号覆盖范围与所述位置范围存在相交的邻近AP设备下发对应用户的认证信息;用户移动至邻近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用户直接连接至该邻近AP设备。
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为每隔时间t获取的用户位置的集合。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范围的确定方法如下:连接时间T前用户所在的位置与当前用户所在的位置,并以其延长线为中心线,当前用户所在的位置为顶点作扇形区域即为所述位置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T为时间t的整数倍。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区域的圆心角为90度。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区域的半径为20米。
进一步的,当用户处于两个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相交范围内时,比较该两个AP设备的信号强弱,并连接至信号较强的AP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终端用户的实时位置推测其接下来的位置范围,并对信号覆盖范围与该位置范围有相交的AP设备提前下发该用户的认证信息,以便于在用户切换AP设备的时候免去用户认证的步骤,避免网络中断,实现了无缝漫游。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无线漫游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户移动路径预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全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全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2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