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性抗甲真菌病的皮肤凝胶敷剂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05764.0 申请日: 2018-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9498698A 公开(公告)日: 2019-03-22
发明(设计)人: 李卫旗;何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鹏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58 分类号: A61K36/758;A61K9/06;A61K47/36;A61K47/10;A61P31/10;A61P17/00;A61K31/7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51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精油 敷剂 凝胶 制备 复合凝胶 甲真菌病 靶向性 皮肤 给药 甲癣 致病菌 可德兰多糖 羧化壳聚糖 传输通道 缓释作用 聚山梨酯 三乙醇胺 时间持续 协同增效 致病真菌 质量配比 持续性 抗真菌 渗透性 水凝胶 温敏性 粘滞性 甘油 乙醇 中成药 缓释 杀菌 扩散 生产 治疗 保证
【说明书】:

一种靶向性抗甲真菌病的皮肤凝胶敷剂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1)植物精油的制备:2)温敏性缓释羧化壳聚糖‑可德兰多糖复合凝胶的制备:3)抗真菌的皮肤凝胶敷剂的制备:再将以上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w/%):复合凝胶30‑50,水10‑20,甘油1‑5,乙醇1‑5,植物精油20‑35,聚山梨酯80型1‑5,三乙醇胺1‑3。本发明以中成药植物精油作为甲癣治疗的主要成分,不含腐蚀性;致病菌敏感性强,渗透性好,多种杀菌成分有协同增效效应,疗效明显;其良好的粘滞性和亲水凝胶性使其具有较好的药物组分控缓释作用,药物组分可通过传输通道以均匀的速率向外扩散,以保证给药的持续性,可以满足甲癣类致病真菌需要长时间持续给药作用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甲癣的外用药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提取印度蒿、紫苏叶、黄花蒿、香鳞毛蕨、山苍子、川椒、香橼、丁香的精油提取物,并以羧化壳聚糖与可得兰多糖配制复合基质作为辅料制成温敏性凝胶敷剂的生产工艺,属抗真菌外用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甲真菌病(俗称甲癣、灰指甲)是由皮肤甲真菌病癣菌、酵母菌及霉菌引起的甲板和甲下组织感染。据文献报道,导致甲真菌病的主要菌种分别是:皮肤癣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等)占60-70%,酵母菌占 10-20 % , 霉菌占10-20%。甲真菌病导致指甲变形、增厚,易脱落、分离及颜色改变等,影响指甲美观,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医药界通过研究,推出了许多治疗甲真菌病药品。口服药品有灰黄霉素、疗霉舒、斯皮仁诺等,外用药有醋酸、水杨酸、苯甲酸、水合联氨等。口服药产生的不是直接对甲真菌病菌起作用,而是经口服吸收后经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部位,但对身体有较多的副作用。外用药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无副作用,但其药物组分渗入指甲内部较为困难,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用药时间,而且对健康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患者往往疼痛难忍,无法坚持治疗。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药物对引起甲真菌病的癣菌、酵母菌及霉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针对性不强。如果使用的外用药中含有对癣菌、酵母菌及霉菌各自都有很强靶向性抑制作用的组分,则可以在短时间内破坏致病菌的微生物生态环境,达到治疗目的。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天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开发应用,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据不完全统计, 已报道有 300 多种中草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作用,但是目前开发的天然产物抗甲真菌病药物药效迟缓,主要是因为这些药物多是由数种中草药原料直接复配而成,未作有效成分提取浓缩,使其浓度不高,对病菌抑制和杀灭效果有限。此外,常见的传统外用涂搽药物挥发性强,在半小时内有效成分就挥发掉,大大降低了杀菌效果,因此需要在延长药效持续时间方面进一步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利用许多天然中草药分别对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酵母菌及霉菌有各自的靶向性抑制及杀灭功效的特点,以多种中草药为原料,分别提取并收集其挥发性植物精油组分,并复配制成特定的混合精油制剂,再与特定的复合凝胶材料配成能长时间缓释给药、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均有针对性靶向抑制及杀灭作用的、安全无痛的新型治疗甲真菌病高效外用敷药。

植物精油提取物化学成分复杂,可由 50-500 种不同的萜烯类、醛类、酯类、醇类等化学分子组成,在赋予不同的芳香气味的同时,具有抗真菌、霉菌、病毒等功能,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和抑菌选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的活性组分种类。

本发明用于抑制皮肤癣菌类微生物的主要原料是印度蒿、紫苏、山苍子、香鳞毛蕨,利用它们的精油提取物作为功效成分。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倍半萜烯及其氧化物,另外还有羰基化合物、酯、醇等,是具有强烈的气味和香味的挥发性液体。研究发现,植物精油成分具有抑制或杀死细菌等微生物的特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鹏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鹏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