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车与扫码支付相融合的网络互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5612.0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8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向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30/02;G06Q50/00;G06Q50/30;G07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73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社交账号 下车站点 收费终端机 乘客终端 电子支付 管理平台 网络互动 站点标识 乘客 行驶路线 融合 站通知 推送 站点 扣除 全程 展示 | ||
1.一种公交车与扫码支付相融合的网络互动方法,所述公交车装设有收费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收费终端机对任意一个第一乘客终端展示的电子支付码进行扫码,以获得所述电子支付码包含的所述第一乘客终端当前运行的第一社交账号和电子支付账号;
所述收费终端机将所述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对应的全程收费金额、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以及所述电子支付账号上报给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使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验证出已注册有所述第一乘客终端的第一社交账号与所述电子支付账号的绑定关系之后,由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从所述电子支付账号中扣除所述全程收费金额至所述收费终端机对应的电子收款账号;
所述收费终端机将所述第一社交账号和所述行驶路线对应的各个站点标识上报给社交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社交管理平台将所述行驶路线对应的各个站点标识下发给所述第一社交账号;
所述收费终端机获取所述社交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一下车站点标识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是所述第一乘客终端上报给所述社交管理平台的、由所述第一乘客终端所属乘客从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收到的所述各个站点标识中选择的下车站点标识;
所述收费终端机存储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与所述第一社交账号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且所述收费终端机在识别出所述公交车到达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时,向所述社交管理平台上报包括到站通知消息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的第一提示信息,以使所述社交管理平台向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推送所述到站通知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收费终端机查询出存储的第二下车站点标识与第二社交账号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下车站点标识是第二乘客终端上报给所述社交管理平台的、由所述第二乘客终端所属乘客从所述第二乘客终端当前运行的所述第二社交账号收到的所述各个站点标识中选择的下车站点标识,并且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与所述第二下车站点标识相同;
所述收费终端机将所述第二社交账号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上报给所述社交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社交管理平台校验出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与所述第二社交账号互为非好友社交账号时,由所述社交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二社交账号推荐给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以及将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推荐给所述第二社交账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费终端机存储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与所述第一社交账号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后,以及所述收费终端机在识别出所述公交车到达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时,向所述社交管理平台上报包括到站通知消息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的提示信息,以使所述社交管理平台向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推送所述到站通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收费终端机按照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所述公交车的即时位置信息;
所述收费终端机将包括所述公交车的即时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的社交用户乘车即时位置监控消息上报给所述社交管理平台,以使所述社交管理平台查询出所述第一社交账号关联的监护社交账号,并由所述社交管理平台将所述社交用户乘车即时位置监控消息推送给所述监护社交账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费终端机按照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所述公交车的即时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收费终端机计算所述公交车的即时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即时距离值;
其中,所述社交用户乘车即时位置监控消息包括所述公交车的即时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即时距离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网络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收费终端机在识别出所述公交车到达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时,向所述社交管理平台上报包括到站通知消息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的第二提示信息,以使所述社交管理平台向所述第一社交账号关联的监护社交账号推送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6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