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软土地区公路桥头跳车的道路结构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05449.8 | 申请日: | 201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富学;朱云辉;李俊强;张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6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基 封水机构 桥台 道路结构 桥头跳车 软土地区 路堤 从上至下 道路面层 软土地基 软土路基 首尾相接 水分隔绝 依次设置 沉降 封水 内置 墙体 墙围 预防 公路 嵌入 地下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软土地区公路桥头跳车的道路结构及其方法,包括桥台和位于桥台一侧的路面,路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道路面层、路堤和路基,路基、路堤之间设有封水层,靠近桥台一侧的路基内置设有封水机构,封水机构由若干个首尾相接的封水墙围合而成,封水机构靠近封水层的一端嵌入封水层内。通过墙体隔绝地下水,保持路基干燥。本发明可以将软土地基的水分隔绝,有效断绝软土路基的水分,可以有控制路基的后期沉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桥头跳车防治处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软土地区公路桥头跳车的道路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桥头跳车是指桥头引道在紧靠桥台台背处发生沉降,沉降值一般为l~-10cm(低等级公路上的个别桥梁沉降值甚至超过30cm),过往车辆经过此处而产生跳跃、震荡和颠簸,这种现象为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的危害:
1、给司乘人员带来不适。当车辆行驶至有跳车病害的桥头,司乘人员轻者会摇晃目眩、重者会磕碰刮蹭,有些甚至发生交通事故,酿成惨祸;
2、降低行车速度。为防止车辆产生剧烈跳动,司机不得较早地刹车减速,弱化了道路的使用效率;
3、编短了桥梁和路而使用寿命因桥头跳车而产生的跳动和冲击,对桥梁和路面产生附加荷载,加速了桥台、桥头搭板、支座和伸缩缝的损坏;
4、影响车辆的机械性能。车辆通过桥头产生的冲击和颠簸,加剧了车辆机件、轮胎的磨损,减少了车辆的使用寿命,增大了耗油量和营运成本。
桥头跳车的原因:
1、结构原因:
桥头引道与桥梁主体是不同的结构:桥梁主体属于刚性结构,自身压缩率为0,而引道属于柔性结构,两者刚度的差异,导致了在沉降量上的不同。桥台一般置于承载力强、变形小的地基上,一般认为其沉降已经结東,沉降量可视为0。而道路填料高一般大于2米,其压缩性较高,在重力下会有一定的压缩变形,加上车辆荷载的作用,会引起更大的沉降变形,这样引道便与桥面连接处形成错台,错台处便会跳车。即引道的沉降量从结构上讲肯定大于桥面的沉降量。
2、地基沉陷原因:
土质不良、地基沉陷,是桥头引道沉降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桥梁都位于沟壑低洼处,地下水位高,尤其浙江、宁海一带多雨、多软土,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较大,土中含有机质较多。此类土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一旦受到扰动,天然结构极易破坏。桥头的路基一般靠近河床或沟壑中,填方往往较高,土的自重很大,在车辆等活荷载的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下陷。且变形要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就是在一些已经稳定了的地基上,也难以避免会出现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桥头跳车是目前公路工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威胁,同时不仅缩短了车辆的使用寿命,而且造成了桥头路面的疲劳损坏甚至对桥涵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因而造成道路后期养护费用的增加。
桥头跳车常见于软土地质地区,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由于当地河网密布,造成桥涵等构造物分布相对较为密集,许多工程由于地面高程较低,公路需要填筑高填方路堤。同时,该地区软土土层较厚且地下水位较高,有时由于工期紧,填筑时间相对较短,施工期的路基固结沉降尚未完成,通车后会发生较大的后期沉降。但桥涵构筑物由于多采用桩基础,后期沉降较小。桥涵与道路交接处的后期沉降差,是桥头跳车产生的根本原因。
针对“桥头跳车”的现象,目前,一般采用注浆加固处理桥头跳车,但是采用的一次注浆的方法加固效果一般。如何改善土壤质量,减少软土含水量是解决桥头跳车的根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