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化炸药泵送装置以及乳化炸药装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5314.1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安期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21/00 | 分类号: | C06B21/00;F42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炸药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井工煤矿爆破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乳化炸药泵送装置以及乳化炸药装药系统,该装置包括:乳化炸药输送泵、液压驱动装置、离合装置和压力变送装置;离合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轴、连接机构和液压驱动件;压力变送装置将乳化炸药输送泵的输出口处的压力传递至离合装置提供驱动力;当驱动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时,乳化炸药输送泵的输入轴与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处于连轴状态,当驱动力小于预设压力值时,乳化炸药输送泵的输入轴与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处于非连轴状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乳化炸药泵送装置以及乳化炸药装药系统,在断料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停止输送泵工作,避免输送泵转子和定子之间干摩引起升温而引起的爆炸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工煤矿爆破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乳化炸药泵送装置以及乳化炸药装药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达9000×108t,其消费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始终保持在70%以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消费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的比例呈缓慢下降趋势,但煤炭消费总量依然上升,煤炭在我国21世纪前50年的能源结构中将稳居50%以上。目前,在我国煤炭总产量中,井工矿井产量约占94%。而在国内井工煤矿采煤爆破作业中,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装药方法,操作工用炮棍将卷装成品炸药一个一个地捅入炮孔,再填塞孔口。这种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作业环境差、工人劳动强度大、装药密度小、爆破效果难于控制、爆破费用高等缺点。尤其对于上向超深孔的装药,该方法更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安全性差。
乳化炸药现场混装技术是指装药设备装载由地面站生产的乳化炸药半成品乳化基质和添加剂进入爆破作业现场,通过泵送和计量系统实现乳化基质在输药管内的长距离输送,乳化基质与添加剂在输药管末端的混合器混合后进入炮孔,经过一定时间的化学反应在炮孔内形成乳化炸药。由于乳化基质本身不具备雷管感度,因此乳化炸药现场混装技术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提高了炸药使用的本质安全性。
目前,在国内外,乳化炸药现场混装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露天矿的开采,近年来,该项技术也逐步在地下金属矿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在井工煤矿爆破开采技术领域的应用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乳化炸药装药器采用电气控制,在煤矿井下使用易产生电火花、火焰引起爆炸事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乳化炸药泵送装置以及乳化炸药装药系统。
(二)技术方案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化炸药泵送装置,包括:乳化炸药输送泵、液压驱动装置、离合装置和压力变送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轴、连接机构和液压驱动件;所述主动轴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相连并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从动轴与所述乳化炸药输送泵的输入轴相连并带动所述输入轴转动;所述主动轴置于所述从动轴的轴向空腔内且与所述从动轴之间具有转动间隙;所述压力变送装置将所述乳化炸药输送泵的输出口处的压力传递至所述液压驱动件,为所述液压驱动件提供驱动力;当驱动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液压驱动件的驱动下连接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并带动二者同步转动,所述乳化炸药输送泵的输入轴与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处于连轴状态,当驱动力小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液压驱动件的驱动下断开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连接,所述乳化炸药输送泵的输入轴与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处于非连轴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化炸药装药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乳化炸药泵送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乳化炸药泵送装置以及乳化炸药装药系统,在非电控的情况下,通过压力变送装置把乳化炸药输送泵的输出口的压力传递给离合装置,在断料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切断液压驱动装置和乳化炸药输送泵之间的连接,避免输送泵转子与定子之间产生的干摩引起的升温,从而避免引起爆炸事故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安期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安期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