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4778.0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龚俊宇;容培森;吴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1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郭会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脂质体 制备 配置 超声 聚乙二醇15羟硬脂酸酯 单硬脂酸甘油酯 转入 制备技术领域 磁力搅拌器 脂质体材料 分散性好 加热搅拌 搅拌加热 去离子水 水浴加热 完全溶解 包封率 混合相 悬浮性 水中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涉及脂质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油相配置和水相配置:油相配置包括取单硬脂酸甘油酯进行水浴加热至完成溶解即得;水相配置包括取聚乙二醇15羟硬脂酸酯并加入去离子水,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得;步骤3、将配置好的水相搅拌加热至水相温度达80℃,将制得的油相转入水相中,不断加热搅拌15min;搅拌结束后转入容器中超声5min;将将超声后得到的混合相均匀加入到冰水中,并搅拌30min即得纳米脂质体。本发明制备的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达到了80%以上,且悬浮性及分散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脂质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质体属于一种人工膜,有仿生膜的双分子层结构。当磷脂和鞘脂两性分子分散在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会有聚集在一起的倾向,从而避开水相,分子亲水的头部会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即脂质体。脂质体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其具有靶向性、缓释性、易降解等特点。脂质体与细胞之间作用的形式主要包括接触释药、膜间转运、融合、吸附以及内吞。脂质体具有类细胞结构,进入体内后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后,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同时改变包封药物的体内分布,使药物主要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通常要求达80%以上。载药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临床应用剂量,因此,载药量愈大,愈易满足临床需要。人们在脂质体制备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和研究,但现有的脂质体制备方法还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反应体系的温度、水油相比例等条件未控制好而导致磷脂溶解性低,分散性差;同时,所制得的脂质体稳定性差,包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达到了80%以上,且悬浮性及分散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油相配置和水相配置:
所述油相配置包括取单硬脂酸甘油酯进行水浴加热至完成溶解即得;
所述水相配置包括取聚乙二醇15羟硬脂酸酯并加入去离子水,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得;
步骤2、所述溶解后的油相配置经过高压均质机进行处理3-5min,所述溶解后的水相配置经过高压均质机进行处理1-3min;
步骤3、将配置好的水相搅拌加热至水相温度达80℃,将制得的油相转入水相中,不断加热搅拌保持温度恒定在80-85℃之间15min;搅拌结束后转入容器中超声5min;将将超声后得到的混合相均匀加入到冰水中,并搅拌30min即得纳米脂质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油相配置中水浴温度为80℃;所述步骤1油相配置中水浴温度加热至80℃时,维持温度不变5min,直至完全溶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水相配置中聚乙二醇15羟硬脂酸酯和去离子水二者的重量比为1-200:1×10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水相配置中聚乙二醇15羟硬脂酸酯和去离子水二者的重量比为1.5:1×10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高压均质机的压力范围100-110Mpa。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超声条件为功率300W,时间间隔2s。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冰水用量与步骤1水相配置中去离子水用量比为 1-2:1-2。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