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信令的公交客流OD获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02837.0 | 申请日: | 201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5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郝小妮;曾坤;刘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42;H04W24/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黄海波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客流 手机信令 站点 公交线路 手机基站 有效数据 采集 有效性判别 公交乘客 数据过滤 数据稳定 信令数据 复杂度 覆盖 算法 客流 搜集 灵活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的公交客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交客流调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手机信令的公交客流OD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大数据”和“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研究热点,交通运输业开始向“智能化”、“自控化”迈进。紧跟时代热点,利用新方法、新手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交通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也快速发展。然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显著,大大影响到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公交在人们出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方便、集约化的出行方式,能够分担城市客运交通、缓解交通压力。因而,迫切需要优先发展公交,让公交更具吸引力,让民众更多地选择乘坐公交。不过,部分人因公交的等待时间比较长而对公交有看法;而公交企业苦于无法获知乘客在各个站点的上下客数量,如若盲目提高发车频率,则公交车实载率过低导致运营成本提高;但是按照预定的发车时刻表,常常有乘客抱怨高峰期时难以挤上车。而如果掌握了公交客流OD数据,则可以编制运力与运量相匹配的发车时刻表,既能减小乘客等车时间,又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所以,获取公交客流OD数据对公交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公交客流OD估计和预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基于IC卡信息的公交客流OD推算方法、Wi-Fi识别、蓝牙识别、GPS轨迹判别等方法。采用IC卡方法调查交通流特性更为普遍,技术成熟而又简单,通过IC卡获取乘客上下车的时间、相应站点等数据,通过阅读器保存在本地储存设备中,最终汇总于公交公司的IC卡管理中心数据库。但由于大量公交只需上车刷卡,故无法准确获得乘客的下车站点;现有的Wi-Fi识别、蓝牙识别方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干扰数据,已有模型并不能有效排除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数据干扰,并且,很多用户常常在外出时会关闭Wi-Fi、蓝牙功能或者手机软件为了省电而关闭Wi-Fi、蓝牙功能;GPS也存在用户时常关闭该功能的问题,而在GPS数据获取上也存在一定难度。以上原因导致获得的公交客流数据难以获取且具有较大误差。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逐步完善,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得到快速的增长,手机用户在2010年近8.6亿,据调查,2017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4.2亿。伴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采用手机定位等的新技术采集交通信息逐渐受到重视。而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手机信令(信令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除了传输用户信息之外,为使全网有轶序地工作,用来保证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对我们信息采集非常有用,具有克服上述问题的特点,只要用户使用了手机,即使是待机状态下也会与基站通信,于是就会产生手机信令,而在手机信令中含有位置、时间等重要的信息。利用手机用户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产生的信令事件数据,根据其在公交出行中的正常位置更新规则得到出行路径。可以看出,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为我们交通数据的采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源。此外,手机定位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还具有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等优点。特别是与公交车车载GPS结合起来,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
本文利用手机被动定位(CellID定位法)产生的信令数据,通过分析公交乘客在公交线路上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研究乘客出行规律,实现乘客出行路径的精确识别,同时利用公交车车载GPS辅助修正,获取公交客流OD数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2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