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管段校管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1758.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朱明华;杨义干;雷洪涛;唐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4 | 分类号: | G06Q50/04;G06F30/20;G06F30/15;B23K31/02;B23K37/047;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彦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管段 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船舶管段校管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其中,所述船舶管段校管方法具体包括:基于船舶管段模型生成管段校管信息;将所述管段校管信息对外发送,以令校管装置利用所述管段校管信进行校管作业。本发明的船舶管段校管技术方案,使管段校管信息以数字量的形式传输至校管装置,并使用校管装置进行校管作业,使用装配臂进行管附件装配,使用投影线校对管附件安装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校管作业由人工作业转变为机械作业,大大提升了船舶校管的作业效率和精度,极大提升了管段制作的效率,缩短了管段制作的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船舶管段校管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船舶管段校管是指校管工人按管段模型的零件组成和装配尺寸,将法兰、三通等管附件安装在管子上,完成管段装配的过程。
目前,船舶校管工作基本靠人工实现。管系生产设计输出管段小票图,小票图包含管段投影形状、完工尺寸、管附件装配角度等信息;校管工人读取图纸数据,在工作台上使用卷尺、水平仪等测量工具,应用木楔等工装,手工进行校管。这种方式效率低,精度差,导致校管工序成为船舶建造的瓶颈,同时影响管段在整船管路中的连接精度。
另外一些已有管段制造流水线,但是要求先焊后弯(法兰等先装焊在管子上,然后再弯制管子),先弯后焊的工艺对管材回弹情况很难掌控,一般还是采取先弯后焊的工艺。已有校管设备,都是人工识图,手工调整,精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船舶管段校管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段制造中人工识图,手工调整,精度难以保证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管段校管方法,其包括:基于船舶管段模型生成管段校管信息;将所述管段校管信息对外发送,以令校管装置利用所述管段校管信进行校管作业。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管段校管信息包括:管段装配平面及管段支撑脚的高度信息、每个管附件的转角信息、管段基准点及基准线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校管装置进行校管作业,具体包括:所述校管装置具体包括管段支撑脚、装配臂、管段基准投影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调整支撑脚高度,以通过所述管段支撑脚使管段基准面水平;调整装配臂角度,以通过所述装配臂使管段附件准确定位;通过所述管段基准投影装置基于管段面投影线校核管段装配精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支撑脚高度的步骤包括:调整支撑架至使得管径不同的主管与支管的中心线高度相一致且两中心线的平面保持水平的高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装配臂角度的步骤包括:装配臂于初始位置夹紧法兰件,并将法兰件运输至管段端面;装配臂按管段校管信息中的法兰转角旋转法兰至正确安装角度,施点焊进行法兰定位。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管段面投影线校核管段装配精度的步骤包括:利用基准线投影装置将管段的坐标原点及端面线投影至装配平台上的相应位置;调整管段在平台上的位置,以使管段的基准点与投影的基准点对齐;校对管段端面与投影端面线的位置,以供管段装焊。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管段校管装置,其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船舶管段模型生成管段校管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管段校管信息对外发送,以令校管装置利用所述管段校管信进行校管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管段校管系统,其包括:校管平台,用于供实施校管作业;管段支撑脚,位于所述校管平台上,用于支撑并调节管段的高度;装配臂,位于所述校管平台上,用于将管附件装配并定位于管段;管段基准投影装置,其投影方向对准所述校管平台,用于利用基准线投影装置将管段的坐标原点及端面线投影至装配平台上的相应位置,并调整管段在平台上的位置,以使管段的基准点与投影的基准点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1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