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涤纶织物臭味并提高其吸湿快干性能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01080.3 | 申请日: | 201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萍;戴悦;王杰;韦苏娟;李胜臻;王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0/08 | 分类号: | D06M10/08;D06M10/10;D06M11/00;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涤纶 织物 臭味 提高 吸湿 快干 性能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涤纶织物臭味并提高其吸湿快干性能的处理方法,属于纺织化工技术领域。将织物用草木灰浸出液处理,再采用柠檬酸、β‑环糊精(β‑CD)配成处理液,将织物置于处理液浸轧处理后,烘干,再经过常压等离子处理(代替传统高温焙烘),即得到具有消臭功能的吸湿快干性织物。这种处理方法清洁环保、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连续操作,可以经过多次水洗,仍然具有消除汗臭等臭味和吸汗快干功能,适用于制备保健型功能纺织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涤纶织物臭味并提高其吸湿快干性能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类产品的要求除了外形美观之外,尤其关注纺织品的健康性和舒适性等问题。涤纶是世界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品种,目前占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的60%以上,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但对于涤纶织物而言,透气性和吸湿性较差,穿起来比较闷热,舒适感较差且容易因为人体出汗产生臭味。因此,除臭、吸湿快干等功能对涤纶织物而言显得愈来愈重要。
现有纺织品多利用环糊精独特的疏水空腔结构吸附臭气分子进行除臭。文献1《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及其在除臭整理中应用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中采用化学法将β-环糊精永久地接枝到棉织物上后,赋予织物β-环糊精的包合特性,用于吸附香料分子和臭气分子从而使纺织品具有芳香除臭功能。由于β-环糊精本身与织物之间无反应性,因此两者无法牢固地结合,必须采用粘合剂或交联剂将环糊精粘附或交联在织物上。由于粘合剂的成膜不仅影响β-环糊精的包合特性,还会影响织物的吸湿透气性和手感,因此通常使用交联方法将β-环糊精接枝到织物上。中国专利CN102517911A公开了一种采用紫外光引发树脂交联反应将环糊精固着于织物上的方法,采用引发剂、硅烷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以及β-环糊精配成处理液,将织物置于处理液中充分浸渍后,利用紫外光照射引发树脂交联反应,将环糊精固着于织物上。该方法制备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高,不易于工业上的广泛生产。文献2《环糊精接枝棉织物及其除臭功能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博士论文)提出使用无甲醛防皱整理剂柠檬酸,因为棉纤维上存在羟基,不仅可以把β-环糊精接枝到棉织物上,还可以赋予棉织物很好的抗皱性,而且也不会存在释放甲醛问题。柠檬酸作为常用的防皱整理剂,价格便宜、原料来源广,方便工业生产应用。但现有使用柠檬酸整理剂将β-环糊精接枝到织物上的处理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处理过程使用含磷催化剂,不环保;
(2)处理过程需要高温烘焙,容易产生废气污染,对织物强力破坏性较大,影响织物的吸湿性能,且柠檬酸经过高温烘焙后会使织物发生泛黄现象;
(3)现有使用柠檬酸把β-环糊精接枝到织物上的处理方法仅限于棉织物,由于涤纶纤维不存在羟基,β-环糊精难以在涤纶上锚固。
缺少节能减排环保型产品是当前染整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若能在完全采用生物质原料的条件下,创新织物处理方法,避免使用含磷催化剂和有废气污染的高温焙烘,并能应用于涤纶织物,提高除臭效果的同时提高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无疑是对纺织品整理工艺的突破,工业化也容易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除臭效果好、吸湿快干性能高的涤纶织物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不使用含磷催化剂;在柠檬酸与β-环糊精(β-CD)反应阶段用等离子处理方式代替高温烘焙,减少因高温导致的织物泛黄、强力损失和烘焙设备易产生废气的问题,并且可以促进柠檬酸和β-CD及经草木灰处理的涤纶纤维之间的反应,更加有利于β-CD沉积或接枝在涤纶纤维表面;等离子气氛中包含了一定的比例的香味气体,使以上反应与β-CD包合香气同步进行。操作简单,对织物破坏性小,除臭效果好,同时提高了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环境友好,适用于工业生产。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消除涤纶织物臭味并提高其吸湿快干性能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1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