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凹槽针织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0400.3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强;翁佛全;张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6;D04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凹槽 针织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凹槽针织面料。该面料至少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双面针织物,包括表层和里层,其中里层上具有纵向排列的复数个凸部以及复数个凹部,且相邻凸部之间存在有横向连接部。本发明的针织面料不但具备优良的吸水速干性,而且结构稳定,特别适合用于制作夏季T‑恤及运动服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凹槽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可以保持人体肌面干爽感且吸水性好的双面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温度屡创新高。诸如全棉类等天然纤维形成的针织面料,虽然肌肤接触感好,但由于存在易产生闷热感,而且出汗后容易被汗水完全浸透黏在皮肤上,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夏季服装的需求。因此,面对炎热的夏季,开发出具备优良的肌面干爽感和吸水性的针织面料已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人们对吸水速干类针织面料的研究也有很多,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1-226026中公开了一种衣料用编地,其里层表面包括由具有发水性的拒水纤维形成的凸部以及由不具有发水性的拒水纤维形成的部位,表层表面包括由不具有发水性的拒水纤维形成的部位,相邻凸部之间的距离为400~3000μm,凸部顶点的高度为100~1000μm,里层和/或表层上的上述拒水纤维线圈在横向上具有连续的导水结构。即便是大量出汗,面料也能大量吸收汗液并快速排出,确保了肌肤面的干爽性,但是由于相邻凸部间没有横向连接部连接,面料结构稳定性不足。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695119A中公开了一种立体导水单面双层针织面料,其表层为亲水改性聚酯低弹丝纤维形成的吸湿快干层,里层为锦纶包覆丝形成的拒水层,吸湿快干层向拒水层凸出形成U型结构,虽然U型结构可以将汗液吸走,但结构很不稳定,穿着耐久性不良。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水速干性能优越,同时结构又稳定的立体凹槽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立体凹槽针织面料,为至少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双面针织物,包括表层和里层,其中里层上具有纵向排列的复数个凸部以及复数个凹部,且相邻凸部之间存在有横向连接部。
本发明通过在里层形成的凹槽结构获得了优异的吸水速干性,而相邻凸部之间存在的横向连接部,提高了结构稳定性,特别适合用于制作T恤、POLO衫等。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凹槽针织面料里层的正视示意图,其中A为凸部,B为凹槽,h为相邻连接部纵向间距,w为凸部的宽度。
(2)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凹槽针织面料的截面示意图,其中x为连接部距两边凸部的高度差,y为凹槽的深度。
(3)图3为本发明的组织图,其中“”代表浮线,“ ”代表成圈,“ ”代表集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立体凹槽针织面料,为至少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双面针织物,包括表层和里层,其中具有纵向排列的复数个凸部以及复数个凹部,导汗性能优异,且相邻凸部之间存在有横向连接部,保证了面料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中,当凸部宽度小于400μm时,凸部与皮肤之间的接触趋于细条状,舒适性有下降的趋势;当凸部宽度大于3000μm时,单位面积内排汗的凹槽个数减少,排汗效果有下降的趋势。因此,本发明中优选凸部的宽度为400~3000μm,更优选为1000~2000μm。
当相邻的横向连接部的纵向间距小于300μm时,单位面积内横向连接部有增加的趋势,面料结构稳定性更好;当相邻的横向连接部的纵向间距大于2000μm时,单位面积内横向连接部有减少的趋势,面料的结构稳定性有可能会变差。因此,本发明中优选相邻的横向连接部的纵向间距为300~2000μm,更优选为600~10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0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色仿毛织物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降落伞自动打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