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管线外检测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98878.7 | 申请日: | 2018-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木原源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宏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敏灿 | 
| 地址: | 31530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弯管 旋转平台 钢球检测 检测设备 减速电机 视觉检测 扩管 固定结构 底座 转动 检测技术领域 带动旋转 控制系统 弯管加工 固定座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弯管加工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运用于加工完成后的成品弯管检测的弯管线外检测设备。一种弯管线外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设有弯管固定结构,所述旋转平台上方依次设有视觉检测结构、切口检测结构、钢球检测结构和扩管检测结构,所述旋转平台下方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转动带动旋转平台转动,弯管固定结构上的弯管依次通过视觉检测结构、切口检测结构、钢球检测结构和扩管检测结构的检测,所述减速电机、视觉检测结构、切口检测结构、钢球检测结构和扩管检测结构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检测过程只需要人工将弯管放到固定座上,检测速度快,检测结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管加工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运用于加工完成后的成品弯管检测的弯管线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加工完成后的成品弯管往往外形比较复杂,存在着检测困难的问题。如果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而使用人工检测的话,检测速度慢,人工检测的效率低下,费时费力;检测数据不够准确,人工检测存在出错的可能性很大,将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人工检测成品弯管效率低、数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管线外检测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弯管线外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设有弯管固定结构,所述旋转平台上方依次设有视觉检测结构、切口检测结构、钢球检测结构和扩管检测结构,所述旋转平台下方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转动带动旋转平台转动,弯管固定结构上的弯管依次通过视觉检测结构、切口检测结构、钢球检测结构和扩管检测结构的检测,所述减速电机、视觉检测结构、切口检测结构、钢球检测结构和扩管检测结构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弯管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在旋转平台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弯管的卡柱和垫块。
所述视觉检测结构包括检测摄像头,所述检测摄像头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检测摄像头与其下方的弯管固定结构位置对应。
所述切口检测结构包括切口检测组件,所述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切口检测组件与其下方的弯管固定结构位置对应。
所述钢球检测结构和扩管检测结构相互搭配工作,所述钢球检测结构包括压块和伸缩钢球,所述压块与下压气缸连接,所述下压气缸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伸缩钢球设置在导管内,伸缩钢球后端与伸缩气缸连接,所述伸缩气缸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扩管检测结构包括碰触片,所述碰触片与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压块下端向内凹陷形成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纵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固定凹槽内径与弯管外径适配。
所述伸缩钢球头部为钢球,所述钢球后端连接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后端与伸缩气缸连接,所述导管和伸缩气缸倾斜设置。
所述旋转平台一侧设有弯管取出结构,所述弯管取出结构包括夹爪,所述夹爪与夹持气缸连接,所述夹持气缸与旋转气缸连接,所述旋转气缸与上下气缸连接,所述上下气缸与横移导轨上的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横移电机连接,所述横移导轨通过支架与底座连接。
所述夹爪内端向内凹陷形成夹持凹槽,所述两个夹爪合拢后夹持凹槽形成一个圆形空间,所述圆形空间内径与弯管外径适配。
所述旋转平台一侧设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传送带与传送电机连接,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不合格品排出结构和喷码结构,所述不合格品排出结构包括拨板,所述拨板外侧设有不合格品排出导板,所述拨板与拨板气缸连接,所述拨板气缸通过支架与底座连接,所述喷码结构包括喷码机,所述喷码机通过支架与底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宏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宏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8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坡面径流全过程自动监测装置
- 下一篇:隧道综合监控系统





